2.3.1:人口与人种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人口与人种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3.1:人口与人种
一、单选题
1.表为我国四省区2010年的面积与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省级行政区 广东 四川 新疆 西藏
面积(万km2) 18 48 166 120
人口(万人) 10000 8100 2100 300
(1)根据表中人口统计数据计算,四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广东 B.四川 C.新疆 D.西藏
(2)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密度是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
C.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基本相适应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关于欧亚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分布稠密
C.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D.亚洲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3.根据人口分布的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4.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在下面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5.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D.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6.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7.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D.资本主义发展早
8.下列两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③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有(  )
①亚马孙平原
②亚洲东南部
③撒哈拉沙漠
④南极大陆
⑤青藏高原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10.读下图,回答小题
(1)图中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一下四个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符合甲所在的地区的是(  )
A.A B.B C.C D.D
11.小明学习“人口与人种”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12.D处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  )
A.黑种人,伊斯兰教 B.白种人,基督教
C.白种人,伊斯兰教 D.黑种人,基督教
13.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哪个不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
A.亚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东部
(2)下列不属于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是(  )
A.地处中低纬度 B.平原为主的地形
C.位于内陆地区 D.气候温暖湿润
14.下列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没有优劣之分
B.不同种类的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
C.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同是人种形成的原因之一
D.体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某种人种的优劣程度
15.世界人种、语言、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区相符的是(  )
A.东亚﹣﹣白色人种﹣﹣佛教
B.非洲北部﹣﹣白色人种﹣﹣英语
C.美洲印第安人﹣﹣黑种人﹣﹣基督教
D.西亚﹣﹣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16.某公司专为黑人研制的化妆品在下列地区中最适合的销售地区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非洲北部
C.亚洲西部 D.欧洲西部
二、综合题
17.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有关要求。
(1)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A是   ,B是   ,C是   。
(2)DEF处人口稀少,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D处   ,E处   ,F处   。
18.读西亚地区简图及气候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B国气候资料:
  平均气温(℃) 降水量(mm)
1月 4 97
4月 13 20
7月 28 5
10月 16 34
全年 15 307
(1)①海峡的名称是   ,②国家的名称是   。
(2)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   ”。
(3)简要概括A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4)据表格资料分析B国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读表可得,广东省的人口总数最多,其面积最小,该省区的人口密度最大。故选:A(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选:C
【点评】(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人口密度,读表解答即可。(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主要是在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北部。
3.【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根据题意,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4.【答案】D
【解析】【分析】高纬度比低纬度少,故A不符合题意;欧洲比亚洲少,故B不符合题意;西半球比东半球少,故C不符合题意;平原比山区多,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
5.【答案】C
【解析】【分析】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总人口达43 亿(2008 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故A不符合题意;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口密度指的是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必然联系。故C符合题意;
D、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6.【答案】D
【解析】【分析】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7.【答案】C
【解析】【分析】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人口超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等6个;各大洲人口排序:亚非欧南北美大洋洲;各大洲人口增长率:非南美亚大洋北美欧;著名的民族文化: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华夏文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还有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亚洲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读图可得,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9.【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分布稀疏地区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在给出的五个地区中,除亚洲东南部人口稠密外,其他均属于人口稀疏地区。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10.【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等有关系。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南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图中乙位于亚洲北部,靠近北冰洋,人口密度最小,最稀疏,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中亚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位于中亚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和世界气候分布及其特点的识记。
11.【答案】D
【解析】【分析】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不符合题意。B、世界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不符合题意。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故不符合题意。D、人口密度与人口数和面积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国家人口越多,如果面积也大时,人口密度不一定大。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12.【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D地是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世界”,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故选:C.
【点评】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13.【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非洲北部人口稀疏。所以选C。(2)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的共同分布特点是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气候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所以内陆地区不正确。故选C。
【点评】(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2)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人口集中。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生存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
1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相关知识。
A项, 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没有优劣之分 ,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项,不同种类的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 ,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项, 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同是人种形成的原因之一 ,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项,体质特征的不同不能反映出某种人种的优劣程度,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各色人种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主人。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15.【答案】D
【解析】【分析】A、东亚﹣﹣黄色人种﹣﹣佛教,故错误;
B、非洲北部﹣﹣白色人种﹣﹣阿拉伯语,故错误;
C、美洲印第安人﹣﹣黄种人﹣﹣基督教,故错误;
D、西亚﹣﹣白色人种﹣﹣伊斯兰教,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16.【答案】A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大洋洲和美国也有部分黑种人.
故选:A.
【点评】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17.【答案】(1)沿海;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欧洲西部
(2)地势高,空气稀薄;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少,气候干旱
【解析】【分析】(1)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沿海地区。图中A是亚洲东部,B是北美洲东部,C是欧洲西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2)D处是青藏高原,该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E位于亚洲的北部,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F位于澳大利亚中部,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
故答案为:(1)沿海;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欧洲西部;(2)地势高,空气稀薄;纬度高,气候寒冷;降水少,气候干旱。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18.【答案】(1)霍尔木兹海峡;沙特阿拉伯
(2)五海三洲之地
(3)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两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充足;不利:雨热不同期(降水少)。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①海峡的名称是霍尔木兹海峡,又称石油海峡。 ②国家的名称是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
(2)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3)简要概括A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即可。故答案为: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两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据表格资料分析B国气候可知,该国全年气温较高,降水偏少。特别是夏季降水很少,雨热不同期。这种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影响是雨热不同期,容易遭受旱灾。
故答案为:(1)霍尔木兹海峡;沙特阿拉伯
(2)五海三洲之地
(3)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两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充足;不利:雨热不同期(降水少)。
【点评】中东一直是长期的热点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中东处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一直是争夺的重点;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年降水量短缺,缺少水源,甚至一些国家是无流国,为了争夺水源也经常发生战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