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上册分层同步练习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2乡村与城市1.2.3往来在区域之间一、单选题1.“义新欧”班列将纺织品和日用百货等小商品运往马德里,回程带来马德里的红酒、橄榄油等商品。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 )A.物产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术交流2.2019年9月26日,新疆送安徽特高压工程投运。这项工程西起新疆昌吉,途经6省(区)东到安徽宣城,送电距离3324公里,输送容量1200万千瓦,优化了我国电力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说明( )A.人们在区域之间进行文化、信息、人才的联系和交流B.不同区域有共同需求C.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区域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 )A.新疆的哈密瓜运往上海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广州投资设厂C.南京某大学的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杭州人才市场的信息D.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进行文艺演出4.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5.农村需要城市教育、人才的支持,城市需要农村农副产品的支持,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A.在自然条件上保持一致 B.在经济发展上优势互补C.在文化、信息上保持联系 D.在物产上保持一致6.青藏铁路通车以后,不少武汉人坐火车到拉萨开办小商品市场。这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文化联系 B.技术联系 C.人才联系 D.经济联系7.生活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人种主要是( )A.白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黑色人种 D.黄色人种8.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A.某著名艺术团来台州演出 B.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C.爸爸去外地做生意 D.李老师去贵州支教9.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的旧聚落都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B.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聚落都保存下来,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10.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 )A.浙江兰溪的杨梅销售到上海 B.丹丹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去学习C.教师通过网络下载教学资源 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11.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从事“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此,小明经常浏览浙江援疆网。“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是浙江援疆网首页的宣传标语。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小明爸爸的援疆工作属于东西部之间的( )A.信息交流B.人才交流C.技术交流D.资金交流(2)近年来,浙江省在阿克苏地区投入5000余万元,用以推进新疆天山世界遗产地温宿县托木尔峰大峡谷、阿瓦提县舟山沙雕公园等景点的建设。这表明( )①浙江经济发达②浙江人力资源丰富③新疆土地辽阔④新疆旅游资源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农村需要从城市购进家用电器等商品:城市需要从农村调入大量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这种区域间的联系是( )A.经济联系B.文化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1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B.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C.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D.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4月,中国央视新闻联动三百多家媒体和全国县级平台,打造中国春季最美乡村。北京怀柔六渡河村成功入选该份名单。材料二:北京市行政区划图(A点为六渡河村)材料三:六渡河村是渤海镇的一个村,四面环山,村内河泉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六渡河村盛产板栗。每年春季,栗花盛开,美不胜收。材料四:六渡河政府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修筑盘山公路,鼓励发展旅游业,村内大量居民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和住宿行业。(1)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我国的 中心,北京的哪些建筑物可以说明其有悠久的历史(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六渡河能入选最美乡村的有利自然条件。(3)六渡河利用本身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你觉得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三、综合题15.读“经纬网”图,完成各小题(1)写出A点的经纬度 ,由A点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哪里 .(2)B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义新欧”班列将纺织品和日用百货等小商品运往马德里,回程带来马德里的红酒、橄榄油等商品。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物产交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人们在区域间进行物产交流,故A与题意不符合;新疆地区有丰富的电力资源,东部地区缺乏电力资源,故B错误;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新疆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和东部地区实现互补,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区域联系,属于容易题。3.【答案】D【解析】【分析】“ 新疆的哈密瓜运往上海 ”属于物产交流;“妈妈在网上了解特产信息”属于信息交流;“ 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广州投资设厂 ”属于经济交流;“ 南京某大学的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杭州人才市场的信息 ”属于人才交流;“ 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进行文艺演出 ”属于文化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不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聚落也不单单是一些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也包括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种设施。一般来说,聚落可以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后有城市。聚落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5.【答案】B【解析】【分析】区域之间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农村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发展经济方面需要优势互补。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6.【答案】D【解析】【分析】 青藏铁路通车以后,不少武汉人坐火车到拉萨开办小商品市场。这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区域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人种是白色人种。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巴西、印度南部。8.【答案】D【解析】【分析】“某著名艺术团来台州演出”属于文化交流;“小王和网友交流信息”属于信息交流;“爸爸去外地谈生意”属于经济交流;“李老师去贵州支教”属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聚落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有选择的保留,并进行维护。所以ABC处理方式错误,D处理方式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理解。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是区域间的物产流动;B是区域间的文化交流;D是区域间的人才流动。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11.【答案】(1)B(2)B【解析】【分析】(1)题文中“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从事‘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属于人才交流,故B正确。题文未涉及信息、技术、资金方面的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题文中“浙江省在阿克苏地区投入5000余万元”说明浙江省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未涉及人力资源,故①正确,②错误;“用以推进新疆天山世界遗产地温宿县托木尔峰大峡谷、阿瓦提县舟山沙雕公园等景点的建设”说明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未体现新疆地域辽阔,故④正确,③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12.【答案】A【解析】【分析】区域间的联系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农村需要从城市购进家用电器等商品:城市需要从农村调入大量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这种区域间的联系是属于经济联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间的联系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流与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属于物产交流,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属于信息交流,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属于技术交流。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流与合作方式的理解。14.【答案】(1)政治中心;故宫、长城、胡同等。(2)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四面环山,山地资源丰富;春季栗花盛开,风景优美。(3)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解析】【分析】(1)、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的建筑物可以说明其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故宫、长城、胡同等。(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北京六渡河能入选最美乡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当地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四面环山,山地资源丰富;春季栗花盛开,风景优美。(3)、六渡河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点评】 过度的开发旅游业会给生态带来严重的破坏,会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害,从而抑制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国家增加负担。 旅游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例如,旅游市场竞争过度,旅游价格秩序混乱。15.【答案】(1)60°W,60°N;北极点(2)西北【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60°W,60°N;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因此,由A点一直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1)60°W,60°N;北极点;(2)西北.【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