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 课时安排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式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程标准要求 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教学重难点 化学式书写和读法及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知识点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化学式 1.化学式概念 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 3.化学式的意义 【达标检测】 水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我让大家取一杯水不难,我让一位不识汉字的外国人取一杯水很难,因为语言不通。能不能用一种符号表示一种物质,成为全世界通用语言呢?可以。在化学上全世界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及其组成。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式的内容。 (HN C O为HO)之前我们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及元素符号、物质分类的内容,若用 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请同学们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符号,根据化学符号画出微观示意图 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原子或分子,物质由粒子构成的,故微观示意图也可表示不同的物质。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也能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由于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纯净物有固定不变的组成才有化学式,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 物质写法读法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读元素名称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读某气非金属气体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读某气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 物质写法读法氧化物一般其它元素在左,氧元素在右从右往左读作 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其他化合物(两种元素)一般金属元素(或氢元素)在左,其它非金属元素在右从右往左读作 某化某其他化合物 (多种元素)以后学习以后学习小结: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除要知道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及不同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元素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左方。 3.由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方。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1)由分子构成物质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构成 (2)由原子构成物质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种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 前面计量数表示粒子的个数,若不是1时只有微观意义 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单个氢原子 H2 表示氢气,表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氢分子,表示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H2O表示水,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aO 氧化钙 3个钾原子3K MgCl2氯化镁 16个五氧化二磷分子16P2O5 Hg 汞9个水分子9H2O O2 氧气PPT展示学习目标 分析总结 强调化学式特点及注意事项 引导探究, 寻找规律 归纳总结 引导探究, 寻找规律 归纳总结 书写要求和步骤 元素符号大小写及顺序 特殊情况H2O2 从右往左读 以水为例说明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 描述物质组成 了解学习目标 完成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符号,根据化学符号画出微观示意图任务,同组检查是否正确及纠错 小组合作,观察分析 小组合作,观察分析 从元素符号意义类推化学式意义 阅读P83图4-27讨论、归纳 学说物质组成,加强表达 同组交流 纠错【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 师生补充 学生归纳【板书设计】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概念 2.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 3.化学式的意义(描述物质的组成) (1)由分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意义 (2)由原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意义【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时遇到的一个难点,尽管学生之前积累了一些化学符号,但要掌握本节课内容还有难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化学式意义教学中,若与元素符号意义对比教学,效果会好些。本节课可增加化学式中数字意义的教学。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及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