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教材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隶属课标中的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地球周围的空气。2、教材中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本课题共包含两大内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本课为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学情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继氧气之后要学习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对二氧化碳气体有一定的了解,但对CO2的性质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学生在学习O2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重要的化学性质。(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并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CO2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探究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三)教学方法:1.教法:实验探究法、归纳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学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学案、课堂表现评价设计表等。2.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预习新课内容。3.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试管、试管夹、导气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阶梯蜡烛、酒精灯、火柴、二氧化碳气体二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250mL的软塑料瓶一瓶、石蕊试液、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醋酸、澄清石灰水等。(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版块:创设情境导入新知(4分钟);活动探究学习新知(26分钟);交流讨论小结新知(5分钟);练习巩固延伸拓展(10分钟)。版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4分钟 复习旧 知2分钟 【组织交流】复习提问 回答问题学生做学案 复习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入新课2分钟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播放flash动画]—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在意大利,相传有一个山洞,当地人叫它“死狗洞”,狗进洞就会死去,而人进洞却安然无恙,人们说洞里有个妖怪叫“屠狗妖”。想知道什么原因?相信学习完这堂课你就能回答。 学生观看动画。回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并思考动画中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设疑。在故事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针对性。活动探究学习新知26分钟 探 究CO2 物理的性质8分钟 探究活动6分钟 【组织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1,提醒操作的注意事项并巡查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 CO2 的哪些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1:1、二氧化碳密度是否比空大?2.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学生探究完毕,填好相关学案并汇报交流,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课前预习本实验方案,不仅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小结CO2物理性 质2分钟 【引导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后,再播放幻灯片。 学生讨论总结出CO2 物理性质: CO2 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讲解讨论猜想2分钟 【导入主题】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组织猜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1瓶子变瘪的除了CO2溶于水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 6-6]紫色花变红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 讨论:瓶子变瘪,除了CO2溶于水外的其他原因?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得出可能的理由?学生进行猜想:软塑料瓶会变扁可能是:…………… 紫色花变红可能是:…………… 设计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能力。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探究学习新知26分分钟 探 究CO2化学性质18分钟探 究CO2化学性质18分钟 探究活动4分钟 【组织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探究[ 实验 6-6]:巡查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当学生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引导思考】提出问题:1、CO2能够与水反应吗?2、为什么第一朵小花喷醋酸第二朵小花喷水?3、为什么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第四朵小花喷水后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4、是什么使紫色小花变红了呢? 活动探究2: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填好相关学案 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其他条件相同时,有一条件不同的对比实验探究讲解2分钟 【讲解】我们知道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过对比实验,湿润的小花在二氧化碳中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 思考、理解学生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H2O == H2CO3 填好相关学案 让学生懂得科学结论是由实验得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改进探究实验3分钟 【组织实验】提出问题:CO2溶于水稳定吗?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内容,同时提醒操作的注意事项并巡查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溶液又变为紫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稳定吗?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水,再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往里面吹入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当溶液变红时再加热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得出结论H2CO3== CO2 ↑ + H2O填好相关学案 学习科学实验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改进探究实验2分钟 【引导思考】提出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里面含有二氧化碳,如何用实验验证? 活动探究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设计实验交流评价实验方案。 让学生懂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离不开化学探究活动3分钟 【组织实验】指导学生探究:提醒操作的注意事项并巡查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Ca(OH)2+CO2=CaCO3↓+H2O 利用此现象,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取一支试管加入大约5ml澄清石灰水,往里面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好相关学案 让学生懂得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小结CO2 化学性 质2分钟 【引导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后,再播放幻灯片。 学生讨论总结出CO2 化学性质 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讨 论小 结新 知5分钟 回顾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归纳】案情回顾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学生讲述形成“死狗洞”的原因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的知识 与课前所提问题相呼应,让学生兴趣持续保持。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收获或启示? 学生思考,参与班级的讨论与评价。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学习,学生理解记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使本节课内容在课堂中消化,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条理化。练习巩固延伸拓展10分钟 练习10分钟 巡查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讲评学生存在的问题。 完成本课学案练习 及时巩固加强理解和记忆。学习结果评 价 【交流】组织学生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 四人小组交流学完本课的心得。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反馈教学效果。布置作业 1.课本120页第4、5题。2.查阅资料,评价二氧化碳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课后完成本课练习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能学以所用。(六)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一般情况下,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H2CO3==CO2 ↑+H2O3.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 ↓+H2O( 利用此现象,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七)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啰嗦。(2) “ CO2 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教学时,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它的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发生反应、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 CO2 能溶于水的客观事实。 CO2 与水反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从 [ 实验 6-5] 引入,当学生观察到瓶子变瘪时,适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瓶子变瘪?”,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展开探究。让学生学会其他条件相同时,有一条件不同的对比实验探究。(3)对本课题的三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则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其他条件相同时,有一条件不同的对比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活动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更侧重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解决方法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4)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5)为了全面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充分挖掘隐含在该节内容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展开;其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同桌和小组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去讨论,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沟通和碰撞,这些都是创新学习的重要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探究真知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发现的成功喜悦,得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6)由于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所以把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安排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实验,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八)、教后反思:在对这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九)、 教学建议:本课题探究内容较多,系统性强,建议用两节课(连堂课)完成,以保证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思考和交流,同时要加强练习,使学生充分消化本课题知识。(十)、教学评价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的学习过程、讨论发言等随时给予评价反馈;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小组合作评价。2.评价方式:(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积极性。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一) 复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过程:1.[实验6-4] 完成下表现象分析2. [实验6-5] 完成下表现象分析3.根据实验6-3、6-4、6-5完成下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二氧化碳4.[实验6-6]完成下表(Ⅰ) (Ⅱ) (Ⅲ) (Ⅳ)现象分析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达标训练]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⑴都易溶于水 ⑵都是气体 ⑶都是氧化物 ⑷都是混合物 ⑸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 、⑴ ⑵ ⑶ ⑷ ⑸ B 、⑴ ⑵ C 、⑵ ⑶ D 、⑵ ⑸2. 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四) [提高训练]1.敞口久置的石灰水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该“白膜”其实是 。其产生原理是 。2.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五) [ 科学探究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CO2 通入 H2O 时,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你的方案(步骤、现象、结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表现评价表班级: 中学九 班 姓名: 200 年 月 日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意思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讨论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和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和交流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合 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还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实验探 究 充分利用实验设计、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较好的利用实验设计、探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能利用实验设计、探究实验结果教学内 容 完全掌握 基本掌握 掌握了一部分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学生完成评价表后,如果有同学存在其它探究的问题,我会进行课后访谈,记录如下:“课后访谈”记录表 授课内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授课时间班 级 学生姓名 访谈时间访谈原因访谈过程记录 采取措施效 果交流评估分析论证实验探究设计实验猜想假设提出问题小结及作业交流思考自学训练科学探究激趣导入PAGE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