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教材依据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二、设计思路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课题是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的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从几个表面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导致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帮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它来处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⑵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并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归纳的能力⑵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和质量守恒定律成立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⑶让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严谨务实、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⑶通过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意观点。
四、教学重点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六、教学 流程 情境设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拓展延伸→整合应用→反思总结
七、教学准备 仪器及药品: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坩埚钳、酒精灯、镊子、铁钉(已打磨干净)、硫酸铜溶液、镁带、白磷、碳酸钠、盐酸。课件:微观模拟化学反应实质的动画。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P、S、C和O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积极思考,并完成个反应的表达式。 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前面这些反应,我们在学习时只考虑了由什么物质可以生成什么物质,考虑用多少物质可以生成多少其他的物质了吗? 回答:没有。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来考虑化学反应。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 那么各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有怎样的关系了? 思考,提出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①变大②变小③不变。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师生互动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借助于实验。演示白磷燃烧试验。巡回指导,和学生一起探究,寻找答案。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们选择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流讨论总结 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并引导学生分析的出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规律。 让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提问 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是的。(不是) 培养学生精细思维的习惯。
演示实验 那么同学们观察以下两个实验。镁带的燃烧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来解释吗?咋样改进就能使天平反应前后保持平衡 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1反应前后质量变大,实验2反应前后质量变小。不能,能。(学生激烈的辩论)讨论得出放在密闭容器中试验,就可使天平保持平衡。 通过试验引出矛盾,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得出答案,加深了对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理解时应注意:此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包括物理反应。定律中的物理量是“质量”,不指别的。定律指的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定律只指参加了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上的关系,不包括未反应的物质。 认真听讲、思考、理解。(完成随堂练习1) 让学生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并深刻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归知识的理解。
提问 为什么化学反应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了? 学生思考、讨论 用质疑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
师 生互动 播放微观模拟化学反应实质的动画课件。与学生一起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粒子的变化情况。反应原理:(给出相应的化学式)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Fe CuSO4 Cu FeSO4反应前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Fe Cu S O1 1 1 4反应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Fe Cu S O1 1 1 4 认真观看,注意理解。让学生观察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质量守恒的原因) 通过课件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化学反应的实质。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后原子本身的质量不变 认真听讲,注意理解。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使学生更能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应用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随堂练习2)推断物质的组成。(随堂练习3)确定物质的化学式。(随堂练习4)计算参加反应(或生成)物质的质量。(随堂练习5) 认真听讲,注意做题的方法。认真完成随堂练习,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生活实例的解决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律,课后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互相交流一下,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让学生交流所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布置作业 课本P98:3、4题。 认真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九、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矛盾的是 ( ) A、1克水变成1克水蒸气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10克H2与10克O2完全反应生成20克的水C、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时,MnO2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Mg在O2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大2、解释下列化学现象: 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⑵、铁丝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试推断该物质的组成。4、已知有化学反应:3X2 + 2YX = 2Z,则Z的化学式是 。5、现有5克的H2和O2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得到10克B和D,则D的质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