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3)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二、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三、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四、教学用具二氧化碳:仪器:大烧杯(2个)、试管(6个)、导管、橡皮塞、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试管架、铁丝、火柴。药品: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三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稀硫酸、汽水。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桌上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推测其物理性质。【学生活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讲解】无色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出来,无味可以通过扇闻得方法,那密度如何观察?【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过渡】钠同学们想一想,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回答】【PPT】在实验前可取一根杠杆,将它调至平衡,在杠杆的一端放收集好的空气,另一端放收集好的的等体积的二氧化碳,然后观察到放二氧化碳的那一段杠杆会下沉,从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提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我们一起来看课本的实验6-3【演示实验】实验6-3【PPT】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下层的蜡烛后熄灭【讲解】通过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提问】这个实验还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回答】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板书】二、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提问】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呢?能不能溶于水,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呢?大家讨论一下。【学生回答】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液面是否上升,如果液面上面上升就可以证明气体被消耗了, 大气压强减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就会将液面挤上来,挤到试管里,从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讲解】二氧化碳如果能够溶于水,试管内的气体就会变少,压强变小,所以导致液面上升,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课本实验6-4,它是如何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演示实验】实验6-4【PPT】现象:软塑料瓶变瘪了【提问】软塑料瓶变瘪了?说明了什么?【讲解】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变小,所以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实验的现象和分析结果,我们刚才已经强调过了,利用压强的原理,使塑料瓶发生形状的改变,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所以我们就解决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问题,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一个物理性质。【板书】能溶于水【讲解】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集体的二氧化碳,人们利用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的性质来制作碳酸饮料,让我们在炎炎夏日中,能够体验到清凉的感觉,这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提问】那么老师的问题来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淡淡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吗?有没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现在老师取刚才实验的液体于试管中,往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紫色石蕊溶液是一种指示剂,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检验酸的存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检验的?【演示实验】往小花上喷醋酸,大家注意与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小花进行对比。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小花变红了,由此可知紫色石蕊溶液碰到酸就会变成红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帮助我们证明酸的存在。【提问】那么老师的问题来了,到底是软塑料瓶中的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呢?大家猜想下有哪些可能,有什么物质可以?【学生】水、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物【提问】那这三种猜想是哪种猜想成立呢?那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仪器和药品。(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小花,蒸馏水,镊子)同学们根据这些药品和仪器设计一些试验方案来证明我们刚才的三种猜想哪一些事对的,哪些是错的,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PPT】1、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小花上滴水2、将干燥的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小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3、将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小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演示实验】实验6-5【讲解】这个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大家思考一下这个生成物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讲解】具有酸性,前人通过其他实验最终证明这种酸叫做碳酸【板书】2、与水反应:CO2+H2O=H2CO3【过渡】那碳酸是不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呢?【演示实验】那接下来我们把这个已经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讲解】由于碳酸不稳定,它在常温的条件下,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板书】H2CO3=CO2+H2O【讲解】所以这个过程中酸就不存在了,所以红色的小花又变成了紫色,这就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整个过程。那之前我们学过了二氧化碳还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板书】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H2O+CaCO3 (检验)4、与炽热的碳反应:5、光合作用的原料【讲解】讲了这么多二氧化碳的性质,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板书】用途【PPT】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讲解】刚才讲的都是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地方,有没有对人类有弊的地方?提到二氧化碳有弊的地方,大家会想到什么呢?【讲解】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氧化碳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空气中正常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百分之0.03,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百分之一的时候,人就会感觉不舒服,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百分之4~5,人就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百分之10,就会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由此大家可以推测二氧化碳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呢?【讲解】提到死亡,老师就想起刚才上课老师给大家讲的死狗洞的故事了,那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把老师提出的疑问:为什么在死狗洞中狗会死亡,而大侦探却安然无恙呢?【学生】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聚集在下方,因为二氧化碳能供给呼吸,所以狗会死亡,而大侦探的高度会比狗高,所以他能安然无恙。【小结】学完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和疑惑?六、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CO2+H2O=H2CO3H2CO3=CO2+H2O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H2O+CaCO3 (检验)4、与炽热的碳反应:5、光合作用的原料用途七、教学反思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探究结论,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