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湘教版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三节《8.3 俄罗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请欣赏几幅图片,在这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代表光明和希望的向日葵是它的国花,还有高超的芭蕾舞艺术,莫斯科红场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生:俄罗斯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俄罗斯,领略异国风情、大国风采!二、讲授新课(一)领略俄罗斯之大1、学生自主读图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乌拉尔山、东西半球。(学生板演)教师明确:俄罗斯的面积约 1709.8万千米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2、关于俄罗斯之大你还知道哪些?展示: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河流长度在世界排名前列、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第一大平原。过渡:观看视频《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通过这段视频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冷)。(二)领略俄罗斯之冷【自主学习】学生根据上扬斯克与莫斯科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回答:(1)两城市气温在 0°C以下的分别有几个月份?由此可推出两城市气温有何共同特点。生答:上扬斯克 7个月,莫斯科 5个月;冬季寒冷而漫长。师:那为什么那么冷呢?(2)在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描出北极圈,填写五带名称。(学生板演)由此分析两城市气温共同特点的原因。生结合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师总结:北极圈穿过俄罗斯的北部,主要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就决定了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的气候特征。过渡:俄罗斯寒冷的气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合作探究一】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俄罗斯交通学生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再小组内合作交流,派代表发言1. 读俄罗斯交通图可知:客运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货运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2、俄罗斯虽海岸线漫长河流众多,但海运和河运在交通运输中所占比重不高,为什么?3、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从气候方面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亚洲部分沿南部山区修建原因?学生展示,师总结:俄罗斯气候寒冷,结冰期长,导致海运和内河航运不发达。俄罗斯寒冷的气候除了影响交通,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合作探究二】对农业的影响1、结合俄罗斯农牧业分布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并分析原因。2、试分析俄罗斯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0%,但是农业耕地面积并不广大的原因。生回答:1、东欧平原南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气候相对温暖。2、气候寒冷。师总结: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因素:热量不足。所以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三)领略俄罗斯之重1、阅读材料,归纳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俄罗斯铁路材料一:生: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师: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等2、读图完成;学生看图回答(1) 俄罗斯矿产资源特点: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能够自给自足,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2)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与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关系?生: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3、读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思考:(1)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在矿产资源方面的不同?生: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2)两国工业区分布有何不同,试分析原因?生: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制成品。【我来解惑】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在亚洲,为什么却说它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分布图、工业区和农业分布图,生:人口和城市、经济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俄罗斯工业区分布日本工业区分布【拓展延伸】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 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河流图、农业分布图、工业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学生结合图分析: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国土开发的重点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师总结:有利条件: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政策鼓励;地价便宜......不利条件: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俄罗斯一、俄罗斯之大二、俄罗斯之冷三、俄罗斯之重评测练习一、选择题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B. 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C. 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D. 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2. 下列对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面积大B. “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东西相距遥远C.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地形以高原为主D. 在西伯利亚,-40°C不能算冰冻,饮料中含 40%的酒精也称不上是烈酒——冬季寒冷3. 枣庄市外贸公司的王刚先生介绍: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床上用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其主要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俄罗斯和中国陆上相邻,进出口商品便利B. 俄罗斯人口众多,增长快,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C. 俄罗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滞后D. 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读下列俄罗斯略图,完成下面小题。4. 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阔B. 温带季风气候面积最大C.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D. 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5. 俄罗斯大河很多,但除了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最主要原因是( )A. 水量小 B. 含沙量大 C. 封冻期长 D. 水量充沛6. 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或油气管道)却沿南部山区修建,其原因是( )。A. 南部虽然多山,但气候相对比较温暖,人口较集中B. 便于修建铁路C. 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淡水资源非常丰富D. 雨季时间较长7. 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劳动力8. 俄罗斯 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A. 亚洲部分 B.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乌拉尔山区 D. 欧洲部分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读“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9. 据图判断,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A. 航空、管道 B. 公路、海运 C. 管道、铁路 D. 铁路、公路10. 俄罗斯有“世界加油站”的美誉,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首选的运输方式是( )A. 管道 B. 铁路 C. 海运 D. 公路二、综合题 读俄罗斯与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工业区是________;B首都是________;①岛屿是________。(2) 日本的工业分布与俄罗斯有着显著不同,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________沿岸,而俄罗斯的工业则大多靠近________产地。(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4)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下面关于其修建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南部地形条件优于北部,修建成本低B.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好C.南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D.南部分布着较多的人口和城市(5)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货物,其中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A.原油 B.钢铁 C.生活消费品 D.煤炭课后反思本节保遵值课前延伸一课内探究一课后提升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创设情景一讨论分析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和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从课堂检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比较好,对地图的阅读能力还不错。在实际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设计安排是根据学生实际的探究进程随时改动的,我始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及时引导或点拔,指导着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而绝不拽紧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让学生心甘情愿的进入到思考—学习—交流一拓展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之中。在学生展示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没有突兀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讲解,在适当的时候插入一个个小问题,引导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层深入,逐渐向答案靠近。总之,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是先由学生自学或者合作讨论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讲解,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对于学生自学课本就能掌握的基础知识,我没有讲解,只是通过学生展示、交流、记忆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符合“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学会的不讲”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参与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导了学生的探究。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环节的衔接上还可以再推敲,再者在需要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时,我应引导学生回顾,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前后联系的能力,这点以后要注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