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海拔最高的牧区 教学设计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1海拔最高的牧区 教学设计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海拔最高的牧区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授课时长: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青藏地区的范围与主要地形;(2)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3)理解“高寒”这一自然地理特征对青藏地区畜牧业的影响,与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图片与文字材料,使学生实现阅读文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自评互判的环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理区域的显著特点,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起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2)青藏地区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联系之前所学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区域生活与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当地畜牧业的状况。
教学难点: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问题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展示台、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提供青藏铁路相关知识的填空练习,并播放视频素材。
(生)观看结束后,完成填空: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 青海省 西宁市至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的国家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 、线路 最长 的高原铁路。
(师)假设同学们是一个导游,带领旅行团乘坐从温州出发至南京的高铁,再换乘青藏线Z164火车至拉萨。在途中,需要你为旅行团的小朋友们讲一段关于青藏地区的导游词。大家能否结合老师提供的地图、课本内容与所学知识完成这段导游词呢?
(生)自主学习,完成导游词: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经纬度位置),地处我国 西南 部, 横断 山脉以西, 喜马拉雅山 以北, 昆仑山 、 祁连山 、阿尔金山以南,包括 青海省 、 西藏自治区 ,以及四川西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 青藏高原 ,高原因此得名。其中,西藏自治区同 缅甸 、 印度 、 不丹 、 尼泊尔 等国相邻。青藏地区是我国 藏族 聚居的地区。在这里,有着海拔最高的牧区,地高天低的自然风光,有独特的高原生活方式和“雪域文化”。
(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界定概念。
问题1:青藏地区等同于青藏高原吗?
问题2:青藏地区等于西藏自治区吗?
(生)回答青藏地区是地理区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区,两者不等同,解决问题1;回答青藏地区是地理区域,西藏自治区是行政区划,两者概念不等同,且青藏地区从空间范围上看,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解决问题2。
2、讲授新课
△(师)听了刚刚的导游讲解词,旅行团里的小朋友们都对青藏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一个小朋友捕捉到一句关键语“这里有着海拔最高的牧区”,提出了问题,同学们能帮他解答吗?
问题:为什么说青藏地区的海拔最高?
(生)回答问题1:青藏地区处于青藏高原。【此时,需教师适时追问关于我国三级阶梯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补充青藏地区的平均海拔数据。】
△(师)小朋友又追问:为什么这里是牧区,不说是农业区呢?请同学回顾一下农业生产需要哪些自然条件呢。
(生)回答降水、气温、灌溉水源、土地等。【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需教师补充】
(师)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给出的气温表、地形图、日照图等与书上的资料卡及图6-48,思考一下青藏地区是否适合农业发展?
(生)①结合资料1与图6-84得出气温低,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结论。【此时可追问学生青藏地区的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②结合资料2得出降水少的结论。【此时可让学生观察书本P15图5-10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活动,回顾季风气候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理解】
③结合资料3得出耕地面积极少的结论。
④【结合以前所学其他知识,学生可能能回答出青藏地区的农业灌溉水源有冰川融水与雅鲁藏布江、青海湖等;若回答不出,需教师引导、补充。】
(师)⑤提问并补充不利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其他条件:如劳动力稀少,青藏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国的1%;农业生产技术不先进等。
结论: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较多。
△(师)这些对于农业而言,可以称作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对于青藏地区的畜牧业而言,有没有帮助呢?
(生)①通过之前阅读资料3,已经得到“牧草地占全区面积62%”,面积广阔,适宜放牧的信息。
②结合中国日照时间图与当地降水少的信息,可以得到“日照时间长的结论”,加上书本P67资料卡的内容,可以得出该区牧草优质的结论。
③当地虽然海拔高,但结合资料卡可以发现,海拔每升高100米,牧草返青期就会推迟5天左右,牧民可以根据海拔和时节灵活安排放牧活动。
④通过阅读P67正文内容,可以发现虽然当地高寒、缺氧、气压低,但有适应高原环境的耗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能够让牧民蓄养、放牧。【此处可能需要教师提醒阅读】
结论: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利于当地发展畜牧业,地处青藏高原的青藏地区因之成为海拔最高的牧区。
△(师)小朋友又问,那这里的牧民生活和我们一样吗?请同学们结合书本P67-68的内容与课外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填写老师给出的表格,解答小朋友们的疑问。
(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
领域 表现
衣 藏袍……
食 牛羊肉、奶制的酥油、酸奶、奶酪……
住 帐篷……
行 骑马……
(师)补充信息,并提供一些图片资料。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环境会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那么请同学从自然环境或牧业生产的角度思考一下,牧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生活习惯呢?
(生)从自然条件来看,昼夜温差大影响了牧民的衣着;气候高寒、缺氧,使牧民喜食营养价值热量大的牛羊肉等食物;由于牧民常年放牧,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便需要根据放牧时间与地点随时移动,因此居住在帐篷里,并骑马随着畜群移动。
【此处可能需要老师进行追问和总结】
△(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藏地区牧民生活面貌也有了很大的面貌,比如在交通方面,我们课前提到的青藏铁路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牧民生活还有哪些变化呢?
(生)①从靠天养畜,居无定所,到有定居点,并在牧区的水利建设、围栏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此处需要教师为学生针对牧区的水利建设、围栏建设进行一定讲解,可用图片材料进行支撑】
②畜牧业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发展为依靠青藏铁路沿线设立的加工点,加工牛羊肉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师)酌情补充、拓展一定内容。
新课总结
(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师)可展示思维导图
六、作业布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自然环境对于区域生产、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探究自然环境与当地某一具体生产、生活活动的联系,并撰写一篇500字内的小短文。
七、板书
海拔最高的牧区
①气温低
海拔高 ②光照强 牧草优质

③昼夜温差大 形成牧区, 牧民生活 食
发展畜牧业 住
牧草地面积广阔 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