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一.课前分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也是《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本节教材安排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之后,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做基础,首先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然后采用讨论法和探究法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种边讨论边探究边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为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实验室的制法奠定基础.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3.通过比较,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4.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学方法: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实验用品:试管 锥形瓶 广口瓶 大试管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集气瓶 玻璃片 导气管 火柴 胶头滴管 U形管 底部破损的试管石灰石(或大理石) 碳酸钠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硫酸 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师:【谜语竞猜】 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燃烧,圆月能助燃。(打一化学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强化记忆,激活思维)生:二氧化碳(CO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前面我们都学过哪些能生成CO2的反应呢?生:(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用化学方程式记录) 1.蜡烛燃烧 2.木炭燃烧 3.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4.碳酸受热分解 4.人或动物的呼吸5.高温煅烧石灰石……师:这些方法能否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简便地得到纯净的CO2呢?【投影】 课题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探究师: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1.药品的成本低;2.制取反应速率适中;3. 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4.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5.生成物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产率高。 生:讨论——总结——回答(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碳酸盐与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分组实验一】1.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2. Na2CO3粉末和稀盐酸生:各小组积极展开实验,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比较反应速度的快慢。【现象】 1. CaCO3+稀盐酸→气泡,速度适中。2. Na2CO3+稀盐酸→大量气泡,速度很快。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上述对比实验中哪组药品较好呢?实验中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展示一瓶浓盐酸,并引导学生了解浓盐酸的一些性质)生一:回答并解释生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好,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呢?师:问得好。下面我们就通过做对比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分组实验二】1.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2. 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硫酸。【现象】 1. CaCO3+稀盐酸→气泡,速度适中。1. CaCO3+稀硫酸→少量气泡,反应很快停止。生:好奇产生疑问并主动进行讨论。师:解释并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投影】 1. 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师:药品既已选择好,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怎样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呢?【投影】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曾用过两套实验装置,那么哪一套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屏幕显示】药品 KMnO4、KClO3和MnO2 H2O2 和MnO2发生装置反应原理 —————————— —————————生:分析——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师:相信你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请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展示自我】部分实验装置(课本已有装置省略)。请学生说出每种装置的优缺点,并选出最佳方案。【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不是唯一的,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多角度的创新,只要设计出符合反应原理的装置,达到同一目的即可。师: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想一想实验室如何收集、检验CO2及如何验满?生:讨论——总结【投影】三.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自制二氧化碳】请用自制仪器制取、收集、检验、验满CO2 ,并记录实验现象。【收获体会】1.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从这些知识中你想到了什么?【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般思路。2. 你认为与其他同学一起实验、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吗?【应用拓展】1.①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块状固体)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FeSO4+H2S↑2. 实验室用给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固体)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讨论:在实验室制硫化氢和氨气该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简要画出示意图)硫化氢气体 氨气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课外探究】1. 小发明:就地取材,请用你家中现有的物品(塑料瓶、墨水瓶、圆珠笔芯、塑料管、注射器 、杯子等),自制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参加展览、讨论。2. 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工业上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方法。【板书设计】课题二 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探究1. 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2. 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三. 1. 收集方法2. 检验方法3. 验满方法参考资料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三.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自己设计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究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后,利用课上学过的知识在家中就地取材,自制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参加展览、讨论,将探究有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2.本节课从谜语入手,通俗易懂且富有趣味性,并辅以实验、讲解、讨论、练习,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再次引导学生总结并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异同点,使学生能逐渐把握住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3. 在教学中以学案导学,以课件助学,以教师辅学,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机械地“听讲”转变为积极地“体验”,使学习的行为由单纯的听和记转变为动手做(做实验、做记录),实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它突破了原有的教学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