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法律是什么,识记法律的作用。2、积累与自己作息息相关的法律,认识与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3、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少年。课前预习案:1、作为社会生活的( ),法律为我们设定了( ),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 )。2、( )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3、( )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4、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 )、( )和国家的责任。5、(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的对错。6、( )受到保护,( )受到制裁。7、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 )、( )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8、( )如同武器,使我们的坚强盾牌。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 )自己的权利。10、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课堂新授活动一:体会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看书中第9页下象棋和踢足球图片,大家平时喜欢下棋和足球,那么在平时的下象棋、足球、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呢?如果不遵守法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温馨提示:结合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整理。活动二:明确法律对我们哪些方面有约束,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看课本第9页下面两幅插图,了解插图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两幅图中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什么作用?2、除了书上提到的两种情况外,法律还在什么地方发挥什么作用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一说。温馨提示:①了解著作权,说说还有什么权利。②观看图片,联系自己生活进行延伸,并交流。活动三: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保护我们哪些方面,明确自己享受的权利。看课本第10页的三幅插图,了解法律保障人民的生活,体会法律的作用。温馨提示:①阅读资料,并交流。②观察图片,交流总结。活动四:分析案例,拓展提升。(11页案例)1、讨论: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2、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办?温馨提示:①判断观点的正误并提出你的观点。②分组讨论,进行案例评析。③进行辩论,交流。课堂训练案:1、玲玲的一篇小说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玲玲的这篇文章在另一本刊物上,以别人的名称刊登。B、玲玲享有著作权,其他的人不能以任何的形式署自己名称刊登。C、我们还是小学生,没有著作权。2、如果外出吃饭,爸爸喝了酒还要开车,你会( )A、反正我们家离这也不远,开回去也不会出事。B、爸爸的酒量很好,这点酒没事。C、制止爸爸这种违法行为,并将危害告诉爸爸。3、小丽的爸爸身体残疾,家境贫寒,当他们需要法律时,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A、法律援救B、法律援助C、法律帮助4、如果爸爸在公共场所吸烟,你会( )A、及时制止,告诉爸爸,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我们抽了就走,又不会怎么样。C、这么多人,谁能管着谁呢。谈谈我的收获:今天通过学习,。作业:准备法律故事,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