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微课名称 风中的树叶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 知识内容 通过课程,让学生看到生命有各自的价值和精彩。技能内容 通过活动,尝试发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的体现,悦纳自己的生命。态度内容 通过看到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 看到生命都有各自的价值和精彩,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教学设计 教学引入:树叶在哪里? 问: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在哪里看到树叶呢? 设计意图:引入主题《风中的树叶》 冲突阶段:离开树枝的树叶会怎么样? 在一根柳树枝上,长着十片各不相同的柳叶。秋天来了,他们在枝头摇摇欲坠。 一阵风吹来,叶子们离开枝条,在空中飘飘荡荡,仿佛跳起了舞一样。 问:离开树枝的树叶会怎么样呢? 预设:会失去生命,会在地上被人扫走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有参与感,引起学生兴趣。 转化阶段:树叶的生命结束了吗? 第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正好挽救了一只掉进水里的蚂蚱。 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把第二片叶子衔回了家,垫在了自己的小窝里。 第三片树叶轻轻落在公园里的小路上。一个正在散步的女孩,把朋友的电话号码写在了小小的叶片上。 第四片、第五片和第六片柳叶也飘到了公园里,一群孩子发现了它们,回家后,孩子们把三片柳叶贴在画板上,描画成了三条可爱的鱼儿。 孩子们还用树叶做成了好多好多可爱的东西,他们用第七片柳叶装饰了美丽的灯笼。暖暖的光亮从灯笼里散发出来,映红了孩子们可爱的脸庞。 第八片柳叶飘到了小河边,变成了小船的帆。 第九片柳叶落在干枯的枝丫堆里,正在野餐的孩子们把它丢进了火坑,火烧得更旺了。 只有最后一片柳叶没有飘远,它正好落在柳树的脚下,昆虫们纷纷啃着它的身体。最后,一条蚯蚓把它拖进泥土中,吃了个精光。叶片变成了柳树的营养。 第二年春天,柳树的根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 不久,树枝上又长出了十片新的柳叶。 问:现在,你会为枯萎、离开树枝的树叶难过吗? 以下是预设学生的答案:不会,因为树叶都有自己的去处;因为树叶都有自己的用途;因为树叶有自己的意义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十片树叶离开树枝后的故事,让学生看到每片树叶的用途,看到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成效阶段: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同学们,我们并不会为树叶的枯萎和离开而难过,因为每片树叶都有他们的精彩,那假如我们变成了一片树叶呢,你会想成为怎么样的一片树叶?为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我们是一片树叶,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树叶,你想做什么呢?让我们把它变成一句话。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 ——我是一片黄色、扇形的叶子,我生活在一颗樱桃树上。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我要把自己喂给小兔子,这样小兔子就不会饿了。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我想飞到云里,尝尝云朵面包的味道。 树叶虽小,但每片树叶都有自己的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迁移到学生自身,让学生尝试进行想象和深化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的体现。 课后任务: 假如我是一片叶子 1.一片叶子的故事 2.离开树枝的叶子,发生的故事 (可用四宫格漫画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创作,加深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的体现的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