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本课题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实验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本课题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策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交流分析→归纳总结
五、学习用品:天平、锥形瓶、玻璃棒、汽球、白磷、烧杯、铁丝、硫酸铜溶液、蜡烛、玻璃片、火柴、镁条、坩埚钳、石棉网
教学过程设计:
一、质量守恒定律
[引言] 我们已知道物质在一定条件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原来的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成其他新的物质,那么:
[提出问题] 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反应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生成物的质量又如何变化?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又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猜想] 根据常识:反应物的质量应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应不断增加,而它们的质量总和可能相等、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请学生举手表决]大多数同学认为质量总和可能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中的两个实验方案的要求,注意分析实验的条件,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讲解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建议同学们将白磷在水中去掉表面的硬皮后直接放入锥形瓶中,再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白磷,这样做就不需要用玻璃管与白磷接触,也不需要拨下橡皮塞加热玻璃管,比较容易操作。
方案二: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讲解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铁钉一定要打磨光亮。
[收集证据并交流分析] 请同学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小组内同学先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交流结果。
  方案一 方案二
文字表达式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两种实验方案的结果,归纳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切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守的质量定律,它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化学变化的,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时应抓住几个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老师补充]1、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但不包括物理变化。如10克的水变成10克的水蒸气虽然质量不变但不属于化学上质量守恒定律的范围。
2、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质量上的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气体的体积守恒。
3、只有是参加反应的或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才符合质量守恒的关系,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如:3克的A和6克的B反应后生成5克的C,求参加反应的A、B质量是多少?分析:由于只生成5克的C,所以6克的B必有剩余,3克A则肯定完全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只能是2克,即6克的反应物B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B是2克,还剩余B4克,
4、是指所有的反应物的质量的总和与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可缺少任何一个。
[学生阅读资料]
[应用规律来解释现象]
演示实验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天平的平衡情况;
[学生表述现象和结论]:产生气泡;天平不平衡,发生反应的这边质量变轻了。
[老师提问]
和方案二相比,同样是在烧杯中的液体中的反应为什么为出现不同的结果?此现象能不能说明这个反应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提示:可从前面对实验方案的要求去思考)
[学生回答]
可能答不上来,也可能答不到位,或不完整。
[老师点拨]造成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两个反应中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方案二中无气体生成,而实验1中生成了气体。实验1中虽然天平失去平衡,但还是能说明反应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应该是所有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当然应该包括生成的气体的质量,而由于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剩余的质量总和要比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要少,但反应还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演示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表述现象和结论]: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后的质量变大
[老师提问]
同样是发生了燃烧,为什么实验2与方案一也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而实验结果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可以参考刚才的问题。
[学生回答]
方案一是在密闭的容器发生在反应,而实验2是在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实验的条件是不同的。由于实验2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所以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反应后质量比原来的镁的质量要大。
[总结]根据实验1、2,学生会对质量守恒定律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是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才能和所有反应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不能遗漏其中任何一个。同学们也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因为变化前后质量发生了变化,看起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子来交流讨论。
[老师点评]
此类题目先弄清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以及它们的状态,最好还要写出文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质量守恒的表达式。如m高锰酸钾=m锰酸钾+m二氧化锰+m氧气。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的理解。
根据学生学习交流的结果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一切化学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请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反应中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反应过程,讲解定律的实质]从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不能再继续分裂,而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变,质量也没有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通过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但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这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五个不变,其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关键,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准备了基础知识。而正是因为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练习巩固]完成课本P95页习题1中的1、2
附学案:
实验探究一:
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称量 所称质量为M1
用玻璃管引燃白磷 观察到
冷却后再次称量 所称质量M2=
反应符号表达式:
讨论:
1、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小气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能不能打开橡皮塞后再称量?
3、白磷燃烧前、后,锥形瓶中除沙子外有哪些物质?
4、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正确的说法是( )
A、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参加反应白磷与空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称量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称量,质量为M3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再次称量 所称质量M4=
反应符号表达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适用)
实验探究二:
1、 碳酸钠与稀盐酸溶液反应
碳酸钠 + 稀盐酸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讨论与交流:
1、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2、如何证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所以,有气体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点燃镁条。
(3)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我会解释:
1、铜丝为什么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增大?
2、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的质量为什么会减轻?
二、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练习:
1、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为什么?
2、有人宣布发明了一种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因而他可用水开动汽车。你相信吗?说明你的理由。
3、点燃天平上的蜡烛,发现放蜡烛的一端会向上翘,为什么呢?
4、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6、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7、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
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8、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