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案

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教学方法
分组活动实验探究、猜想、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及药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在每张课桌上倒一杯将雪碧饮料,留下小半瓶拧紧瓶盖备用。
2、提问,你看到杯中有什么?(无色液体,气泡)这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这种气体——引入新课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们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那些性质呢?
学生:1、无色气体 2、能溶于水 3、能与石灰水反应教师
师:板书整齐;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提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为什么又从汽水中逸出了呢?它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事前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加三分之一瓶水,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通过塑料瓶变瘪,学生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提问:“你能感受二氧化碳溶解了多少吗?为什么没有出现雪碧中那么多气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前,先展示石蕊试剂瓶 介绍”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做好知识铺垫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4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反应方程式H2CO3 ==== CO2↑+H2O”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放置于桌面,请学生思考,还能获取什么性质?(引导学生闻气味,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密度——如何验证?)
分组进行高低蜡烛实验,观察、发现、交流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教师板书“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学生归纳总结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有哪些机会接触二氧化碳
通过两个视频了解二氧化碳不供呼吸以及干冰用途
二氧化碳其他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节课来探讨。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无色、无味、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不可燃、不助燃
2、与水反应:CO2+H2O===H2CO3
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