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条件、认识防火和灭火的措施。2、应用燃烧的知识解释生活的燃烧现象。(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进行“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2、通过设计实验,开展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观察和实验等科学方法。3、使学生能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2、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3、初步形成安全防火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对燃烧条件的探究。2、防火和灭火的措施。三.教学难点: 1、对着火点的理解。2、运用燃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仪器用品:短蜡、木片、棉花、煤块、贝壳、石子、 镊子、石棉网、大烧杯、试管、胶塞、白磷、红磷、热水、火柴、具支试管、浓盐酸、碳酸钠、酒精灯、多媒体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观看影片,火与人类的关系。 观看影片, 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火不仅促进人类发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火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和灭火。”——板书课题设疑: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倾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小组分工、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分析记录、 汇报探究过程 让学生学习探究方法,体验探究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力。讲解:氧化反应。“实验中哪些物质能燃烧,哪些不能燃烧?为什么?”指导学生总结燃烧的条件。 理解氧化反应,描述燃烧现象,总结燃烧的条件。 培养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培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出示课本124页燃烧条件图片,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用生?分析图中三块磷能燃烧吗?为什么?什么办法可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 分析、讨论、交流猜想思考回答。 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猜想能力。演示课本124页燃烧条件实验,验证燃烧条件,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 教师的演示实验可减少空气的污染并避免学生直接接触白磷;对已得结论用实验加以验证。动画:火三角(燃烧条件)总结并板书燃烧条件。 结合动画内容给动画配音,口述燃烧的条件。 激发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理解燃烧条件。“请同学们根据燃烧条件,分析总结灭火的方法”板书:灭火原理 讨论归纳灭原理。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动画:介绍常见灭火器。演示试验:灭火器的简易装置及使用方法。 观看动画和实验,了解常见灭火器。 增长灭火知识,扩展视野。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影片,描述影片中消防队员所用的灭火方法。” 影片:播放消防员灭火方法。 观看影片,汇报交流信息,讲述影片中消防队员的灭火方法。 学以致用,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增长灭火常识,培养观察能力。“学好防火安全知识,不仅可以救助自己还可以救助他人……”多媒体展示防火安全知识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列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及防预措施。 增长消防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防火自救的生存能力。实战演习:教师放几团火要求学生自己设法灭火。 几个学生到前面演示灭火。 激发热情,亲身体验灭火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本节小结 :谈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疑惑? 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进行小结。 反馈与学生产生共鸣,解答疑惑。爱心奉献社会活动:向家长和亲朋讲解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倾听。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进行爱他人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