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教师姓名 名称 《最好的“老师”——兴趣的作用》知识点来源 □学科:心理 □年级: 三年级 □所属章节:三年级上册第1课《兴趣的作用》设计思路 本课是《心理健康》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原课题为《兴趣的作用》,主要教学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教学形式方面,要求突出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成,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由于是微课课程,缺少了面对面上课的互动生成,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补充和修改。本课教学重点定在引导学生探索和认识“兴趣的作用”,从兴趣引导到乐于学习,则在之后的课程再进一步开展。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具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特点。其注意力目的性增强了,保持的时间更持久。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在微课环节设计中,要考虑到内容的逻辑性、形式的互动性等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环节该阶段学生可以接受的基础上来设计。通过课前设疑激趣、故事分享、兴趣探索、纸笔互动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对“兴趣”老师产生好奇,通过真实故事及自身经历,强化对于兴趣重要性的认识及培养良好兴趣的行动。通过营造轻松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在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解和吸收。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对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提升学习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他人的例子和自我探索,挖掘到自身的经验和资源,增进对于培养良好兴趣的认识,了解兴趣的积极影响,从而付出具体的努力行动。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兴趣的作用”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到兴趣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明白不是所有兴趣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良好的兴趣和习惯,才是真正的“老师”,才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探究自己的兴趣是如何影响到自己的,通过挖掘自身内在的资源和潜能,感受到兴趣的作用,同时增进良好兴趣有助于自己成长的认识。教学过程 课前设疑,激发兴趣 课前聊一聊 师:从小到大,你最喜欢哪个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哪个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 2、出示课题——最好的“老师” 师:有个老师我们看不见他,但是一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勇于挑战;在我们感到疲惫时,让我们敢于坚持;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给我们传递快乐。这个神奇的“老师”究竟是谁呢? 设计意图:此设计是为了埋下伏笔,有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现实中的老师,对后面的内容产生悬念和好奇。 故事时光,初探兴趣 观看动画视频《法布尔的故事》。 互动探究 喜欢昆虫的同学请举手。 法布尔为什么不害怕这些小昆虫,还那么喜欢研究它们? 引领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老师”究竟是谁? 小结: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故事,引导学生从现实中的老师过渡到看不见的“兴趣”老师,初步感受到“兴趣”的无形作用。 兴趣清单,再探兴趣 兴趣分享 (1)从故事引出兴趣的作用:前进的动力;钻研的动力;探索的乐趣;志同道合的伙伴…… (2)学生互动分享,谈谈自己有哪些兴趣。可以在班群中分享,也可以在班级授课时互动分享。 兴趣清单 出示《兴趣清单》,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兴趣,都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区分兴趣与沉迷 对于不受控制地“玩电子游戏”、“吃零食”的兴趣,如何看待? 小结 兴趣不等于沉迷。良好的兴趣和生活习惯,才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设计意图:兴趣爱好的作用,有积极也有消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方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兴趣清单,列出学生常有的兴趣选项,挑选出个别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如果有些兴趣不区分,或者不受控制,如玩电子游戏或者吃零食,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那就起不到“老师”的影响作用了。只有良好的兴趣才会发挥出积极作用。 兴趣九宫格,自我探究兴趣 1、介绍“看我圳少年”的学长例子,初步感知了解兴趣对成长过程的影响。 2、出示“兴趣九宫格”。 2、老师先举例完成的步骤和方法,接着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兴趣九宫格。具体如下图所示: 年龄姓名性格兴趣1兴趣2兴趣3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3、学生互动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兴趣九宫格”的体验,从他人经验转入自我探索,了解兴趣对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对于“兴趣作用”的理解,也加深对于良好兴趣的重要性的认识。 总结与拓展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老师。它们都在默默的帮助我们。培养良好兴趣,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课后加油站: 阅读心理课本相关内容,丰富对于兴趣的认识; 与朋友和家长分享兴趣九宫格; 培养良好的兴趣,为成长助力。 设计意图: “课后加油站”设置了与他人分享“兴趣九宫格”的部分,是为了巩固印象,更是让学生从真实的自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到本课的主要目标——兴趣的作用,从中领悟到培养良好兴趣的重要性,激发内在动力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 学生部分课堂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