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火的利与弊,从而形成“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用具:棉花、蜡烛、沙子、水、纸片、火柴、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剪刀、扇子、烧杯、湿抹布等。[情境导入] 远古时期,天上的火不期来到了人间,使我们的祖先摆脱了愚昧,从此走向了光明,可以说,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然而,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和毁灭。火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燃烧又是怎样形成的呢?1、 燃烧[自主学习] 1、谈一谈生活中常见的燃烧事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燃烧吗?3、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你认为理解燃烧的关键词是什么?[归纳]燃烧:。2、 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一]1、用酒精灯分别点燃纸片和玻璃棒哪个能点燃?2、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3、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由此分析,欲使可燃物质能燃烧起来,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实验探究二]课本124页“白磷和红磷的燃烧” 探究实验。完成讨论与交流。[讨论] 怎样使铜片上的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4、结论:燃烧的条件[过渡] 燃烧的条件我们终于清楚了,燃烧发出的光为人类驱散了黑暗,带来了光明;燃烧放出的热赶走了寒冷,带来了温暖。但是,如果燃烧失去了控制,将会怎样?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燃烧的条件,也要知道灭火的有效方法。3、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猜一猜] 对比燃烧的条件,“火”字上加一横即为“灭”,祖先造字的深意是什么?[合作探究三]找一找使蜡烛熄灭的方法有哪些?火焰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剪刀、沙子、水、扇子、烧杯、湿抹布等。)根据以上现象分析,同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可采取什么措施?[归纳]灭火的原理:[学以致用]1、 炒菜的油锅着火应怎样灭火?为什么?2、 实验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应怎样灭火?为什么?3、 森林大面积着火应怎样灭火?为什么?4、 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应怎样灭火?[趣味练习]1、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煽风点火、抱薪救火、杯水车薪”。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