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蜡烛燃烧伴随的现象,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身感受和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利用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和交流中认识实验对化学学习的意义,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学情分析通过序言和课题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本课教学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蜡烛及其燃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却从未对其细节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在40分钟内对变化及其现象的系统、全面、细致的观察,完成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完整的记录,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顺利过渡,并在感受的基础上学会描述,了解探究的过程,提炼实验的方法,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可以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行探究。重点难点重点:观察、描述实验现象难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课前,我们欣赏了一幅幅美丽的蜡烛图片(视频见素材),虽然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其实它们都是由石蜡组成的。那你了解石蜡的种种性质吗?活动2【活动】石蜡燃烧前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学生观察、描述,个别汇报。石蜡的密度、硬度、水溶性:小组讨论,汇报初步感受石蜡的硬度和密度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在学案上填写活动体验。活动3【活动】石蜡燃烧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参照教师给出的提示,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学案上,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分析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各层名称。火焰温度的探究:教师先演示实验操作,交流展示,分组实验,观察、描述实验,得出三层火焰的大致温度关系。燃烧产物的验证:小组交流,得出验证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案。【演示实验】验证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认真观察、描述现象,得出蜡烛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的结论。活动4【活动】蜡烛熄灭后【实验视频】蜡烛熄灭后,不点烛芯,只点白烟,蜡烛重新燃烧。学生认真观看,并参照教师给出的提示,点燃白烟,成功点燃白烟的小组分享秘诀,再次尝试。活动5【活动】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从事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验探究。下列实验探究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①熟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总结评价与交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②③2.小明将少量的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接着看到熔化的物质呈现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出现,请你判断整个实验属于( )A.研究白糖的结构B.研究白糖的用途C.研究白糖的变化D.研究白糖的制法3.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熔化B.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4.下列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5.下列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上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6.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7.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何不同时,应使用( )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澄清石灰水D.熄灭的木条8.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燃烧能发光、放热④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下列气体中,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_,人体通过呼吸作用生成的气体有________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空气10.蜡烛有以下一些性质:①固体;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3)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6【活动】拓展延伸学生先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镁带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演示实验】镁带燃烧,准确描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