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锻炼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与手段 板书设计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1)设(2)写(3)计算(4)标(5)列(6)解(7)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一.复习:书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景设计)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 表示为:讲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2H2O 2H2↑+O2↑36 4 3218g ? ?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3、表示水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2:1。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根据物质的组成,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化学计算数的乘积比是属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除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必须准确无误外,在计算时还必须将纯。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课堂练习:101页 板演: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子上。 小结:指出板演中的问题并给予更正。 练习:课本第100页第1、2、3题 总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6、7、8题 教后: 教学反思 ( http: / / www.ffkj.net / %B4%CB%CE%C4%D7%AA%D7%D4F%EC%B3F%EC%B3K%BF%CEJ%BC%FEY%D4%B0" \t "_blank )这是一节训练学生思维分析与计算技能的专业课,必须注意提倡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又一节熟悉并巩固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课;还是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理解的过渡课。综合这些教学的基础因素,不宜人为再增添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的混乱度——将分析已知与未知搞得过于复杂,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极为不利的。 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夯实基础!否则将欲速则不达,事功半。 当前,一些教师在这节课上,急于讲解计算的类型、各类型的解题技能及技巧等等内容,课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都由课件、教师的板书提供。试问,当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尚且生疏,甚至于不能书写,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因此,我认为从学习建构出发,本节课的中心应当是从定量的角度,发展并巩固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及运用的启蒙。至于有关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解题技能技巧,需要在学生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自觉进行的反思与拓展。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低效课堂教学状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