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7.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已经知道碳、硫等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不同的;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知道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燃烧和爆炸现象。但对其发生的原因并不清楚。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爆炸发生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爆炸的含义。
②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爆炸实验,理解爆炸的原因
② 通过活动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树立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对爆炸含义的理解
[实验准备]
一瓶空气、一瓶氧气、两支短蜡烛、燃烧匙、面粉、酒精灯、火柴、烧杯、导气管。自制教具一件(粉尘爆炸演示器)、火柴。
[教学流程]
(
情境导入
)
→ 播放车站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进站上车的视频
(
易燃物和易爆物
)↓
→ 结合图片资料讲解易燃物和易爆物
(
实验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因素
) ↓
(

) 1.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

)
(

) (
实验探究爆炸
发生的原因
)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
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
(

)
(
易燃物易爆物
的安全知识
) 1.易燃易爆物场所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与电火花
(

) (

) 2.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
课堂小结
)
(

)
(
巩固练习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播放《公共交通车站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进站上车》的视频。
师:什么是易燃物和易爆物呢?
二、新课学习
师:展示易燃物的图片
师:易燃物是指在空气中容易燃烧的液体和气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可以引燃其他物质的物质。比如汽油、酒精、氢气、天然气、硫、磷、钾、钠 等。
师:展示易爆物的图片
师:易爆物是指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比如:火药、鞭炮 等。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燃烧就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猜测。
师:展示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师: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我们知道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蓝紫色的火焰,所以,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师:我这里有一瓶空气、一瓶氧气、两支小蜡烛、火柴。哪位同学能用实验进行证明呢
生:利用所给的仪器、药品,做实验。
师: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生:回答现象与结论。
师:展示蜂窝煤燃烧的图片
师:一些燃煤用户把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呢?
生:回答。(可能回答: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师:我这里有燃烧匙、面粉、酒精灯、火柴、烧杯、导气管。哪位同学
能用实验进行证明呢
生:利用所给的仪器、药品,做实验。
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回答。(可能回答: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师:刚才的剧烈燃烧是发生在敞口容器中的,如果剧烈燃烧是发生在密
闭容器中或有限的空间中,又会怎样呢?
生:猜测。
师:用自制的粉尘爆炸演示器,做面粉爆炸实验。
生:观察实验
师:这种面粉爆炸实验你们做过吗?哪位同学愿意再做一下?
生:用自己准备的器材,做面粉爆炸实验。
师:你们的实验做得非常好。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呢?
生:回答。(可能回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
师:现在许多家庭使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烧水做饭,如果燃气泄露遇
到明火将会怎样呢?
生:猜测。
师:播放《燃气泄露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的视频
师:我们如何避免燃气泄露发生爆炸呢?
师:播放《预防天然气泄露发生爆炸》的视频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展示有关易燃易爆物场所的图片
师:我们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场所,除了使用天然气的厨房,还有加油站
面粉加工厂等,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他们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就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因此,在这些地方要贴上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师:展示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生:识记图标。
生:阅读资料卡片。
师:为了避免易燃易爆物发生燃烧和爆炸,我们应当做到:
① 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保持通风并严禁烟火与电火花
②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三、学习小结
学生谈收获。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安全要求的是 (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密闭,不要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生产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内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要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2、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盖上金属盖迅速鼓入空气,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盖掀起。试问:
(1)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① 金属桶不加盖 ② 蜡烛没有点燃 ③ 将面粉换成煤粉。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五、作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编基础训练》中:
126页选择题的第一题、第四题、第六题;127页填空题的第八题。
六、板书设计
7.1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1、易燃物和易爆物
2、燃烧和爆炸
①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
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反思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燃烧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对燃烧和爆炸的现象也有了生活经验,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探究新知识。比如,通过硫在空气中和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生活中蜂窝煤的燃烧等,学习燃烧的剧烈程度;通过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生活物品,自己动手做面粉爆炸实验,探究爆炸发生的条件;通过厨房中天然气的使用,探讨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