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守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 (以C+O2CO2为例)【回答】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1)反应物是什么(上例中反应物为C和O2).(2)反应条件是什么(上例中反应条件为点燃).(3)生成物是什么(上例中生成物为CO2).(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C∶O2∶CO2=3∶8∶11).(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思考1】 P+O2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 【回答】 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思考2】 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过渡语] 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的式子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教师准备】 将全班分为4组.事先为每组准备1个透明袋,每个袋上分别注明需要组成的化学方程式(共4个典型的化学方程式),袋内提供打印有化学式(包括常见的错误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等)的卡片.【学生探究任务一】 根据信息尝试组合化学方程式.第一组:硫在氧气中燃烧(内装卡片为S、O、O2、SO2、SO3、燃烧、点燃、=、+等).第二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内装卡片为P、O、O2、PO2、P2O5、燃烧、点燃、=、+、2、4、5等).第三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内装卡片为Fe、O、O2、Fe2O3、Fe3O4、FeO、燃烧、点燃、=、+、2、2、3、4等).第四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内装卡片为KClO3、KClO、MnO2、KCl、O2、点燃、△、=、+、↑、↓、2、2、3等).【学生活动】 每组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写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的卡片粘在白纸条上,并将各组的成果展示到黑板上.【教师活动】 对组合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活动】 检查4组结果是否能准确传递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等信息.若有错误,由各组同学进行纠正.【教师提问】 能否将第一组的反应条件“点燃”改为“加热”,或将第三组的生成物“Fe3O4”改为“Fe2O3”呢 【学生回答】 讨论分析后,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第一个书写原则:要遵重客观事实.【教师提问】 为什么要在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数字,即化学计量数呢 【学生回答】 为了保证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得出化学方程式的第二个书写原则: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板书】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讨论】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哪些步骤呢 下面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讨论.【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小结】 刚才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总结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步:一写二配三注四等.【课堂练习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课堂练习2】 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0页,学习反应条件、“↑”和“↓”的标注方法.【学生练习】 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1)P+O2PO2(2)Fe↓+CuSO4Cu+FeSO4(3)S+O2↑SO2↑ 【交流】 学生阅读后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如下步骤:(1)根据客观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P+O2——P2O5(2)配平化学方程式:给上式配平.4P+5O2——2P2O5 (3)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 (4)将短线改为等号.4P+5O22P2O5【注意】 在标注条件的时候,还要在生成物中标注气体、沉淀符号,这里做补充说明:①加热是最常用的化学反应条件,加热可用符号“△”表示.②若反应条件只有一个,就把此条件写在短线的上方,若有两个或者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短线的上方和下方,且上方通常写催化剂,下方写其他反应条件.③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需要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标注“↑”符号.④在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固体,则需要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符号. 让学生弄清反应条件、“↑”和“↓”的标注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提高探索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 以“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为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左反右生一横线.KClO3——KCl+O2(2)配平以后加一线2KClO32KCl+3O2(3)等号上下注条件.2KClO32KCl+3O2(4)箭号标气或沉淀.2KClO32KCl+3O2↑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又出现了气体,则不标注“↑”符号,同样,若溶液的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物中又出现了固体,则固体生成物也不标注“↓”符号. 进一步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小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