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导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②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导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导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教学用品:多媒体、蜡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实验法、演示法等。预习导学:1.燃烧的定义。2.燃烧的条件。3.灭火的方法有哪些 兴趣导学:创设情景: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一:1、观看实验视频2、交流与讨论通过观看上面的实验视频,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3、活动小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教师讲解实验(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 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板书: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活动与探究二:提供用品:燃着的蜡烛、剪刀、火柴要 求: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熄灭蜡烛,并找出相应的灭火原理。板书: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演示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完成并分享:(1)你如何熄灭蜡烛?(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观看火灾自救视频:阅读课本131页表7-2: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当堂检测:1.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草料突然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料舱没有氧气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2. (2012·泰安中考)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4.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5. 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 课堂小结:本课题共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板书设计: 7.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