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应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结合学生实际经验和生活素材设计学习专题,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地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中,我注重设计的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设计让学生如何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设计中主要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探究实验的支持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践制取二氧化碳三部分内容,设计教学时采用启发质疑──实验探索──总结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做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体发展教育。学习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2、改变评价方式、内容。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注意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强调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既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作用。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地、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人的表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程度。 3、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而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监督者。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做到有效地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课 题 授 课 人 刘风敏 学 校 赵县李春学校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操作步骤和收集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养成自主、求实、合作、创新的学习品质。教学 重点 学会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装置和原理。教学 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教学 方法 对比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法。仪器 药品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 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炭、碳酸钠、氧化铜。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设计了图声并茂的“地球与空气的对话”。适时发问:你们知道“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过多引起的?哪些因素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从而引出课题。 看影视材料。 思考:由材料想到了什么?要做什么?汇报想法。 思考、回答。 二氧化碳过多引起温室效应。 通过对话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使学生大脑神经很快进入亢奋的状态,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 引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引起期待和注意。【知识再现】请大家思考,我们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写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 回忆、思考。 归纳后汇报。 倾听。 复习旧知识。 指导分析方法。 为解决新知做铺垫【小组竞赛】组织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积极、主动书写化学方程式。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问题讨论】这些反应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组实验】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碳酸钙粉末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和稀硫酸 亲自动手、小组合作 设置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材料】指导学生看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的依据、反应物易找且价廉、反应条件易控制、有利于环保。 识记、获得解决问题的新的信息。【各抒己见】其中哪一个化学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请大家先提出假设,再实验验证,最后小结结论。 指导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小结 为了便于控制、易于收集。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讨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动手实验探究。 归纳、小结结论。 学会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小结 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问题讨论】通过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请大家思考实验时选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讨论、回答。 1、 反应物的状态。 2、 反应条件。 3、 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 分析、思考。 书写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 CO2↑ 提出探究课题。 培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请大家用提供的实验仪器,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设计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连接发生装置。 学生讨论后提出设计方案,连接装置,展示成果。 并简要说明装置连接的理由。 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知识提升】引导学生改进发生装置 学生开动脑筋,亲自动手参与改进实验装置 培养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讨论】收集装置的选择 学生思考、比较、选择。 复习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讨论】如果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 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体验实践】请大家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收集、验证二氧化碳 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 小结、汇报自己的收获。【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能力。反馈教学效果。【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小结、汇报自己的收获。 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能力。反馈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和作业见下页 【板书设计】 作业 1、列表比较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课本116页1、2、5.3.查阅资料,尝试在家中寻找替代品代替实验室药品制取二氧化碳。(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