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教材分析:1.课标中要求“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学习本课题,需要知道溶液的浓度有多重表示方法,并重点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因为溶质质量分数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在实际中经常用到。本课题的知识体系是: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最后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本课题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溶液,进一步学习定量研究物质的方法及较简单的化学计算,为今后展开更深入的化学研究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现有认知是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知道溶液有浓有稀,在实际生活中见过一些标有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比如生理盐水等。但是,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并不理解。2.学生认知障碍点: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掌握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3)学会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2、 过程与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并进一步的利用这一问题的实质解决新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尊重化学事实。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教学难点:溶液的稀释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其教学药品、仪器。药品:无水硫酸铜、氯化钠、水。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教师活动:出示浓度不同的两瓶硫酸铜溶液,红糖水(厨房中的,可以饮用)。提问:两瓶溶液哪一瓶浓度更大?再出示两瓶氯化钠溶液,白糖水(厨房中的,可以饮用)。提问:是否可以通过观察判断浓稀?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可依据颜色、味道等回答哪瓶更浓(注意:硫酸铜溶液只能观察颜色)。但对于氯化钠溶液和白糖水的浓稀,无法根据颜色判断,因为氯化钠溶液和白糖水都是无色。总结: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的粗略方法。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印证前认知。设置矛盾,引发新的思考。(二)、设置矛盾,探求新知:环节一:提出问题:对于无色的不能尝味道的溶液,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浓稀呢?1. 展示两种氯化钠溶液的配料表,请学生根据配料表分析,对比哪一瓶溶液浓度大。2. 师生合作演示:将0.1g、0.5g、2g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个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配成溶液后对比。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3.根据学生列出的式子进行总结:这些比例关系都可以体现出溶液的浓稀,其中“溶质质量比溶液质量”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式子可以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再乘以100%,则表示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叫做“溶质质量分数”。讨论与交流:(1)请计算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溶液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2)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它的含义是什么?(3)某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每100g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g。B.每100ml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ml。(4)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转换,并作填表练习。氯化钠的质量/g 水的质量/g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20 12024 12610 9%90 100200 30%(5)填表:将硫酸铜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变化:分成三份、加水、加入溶质、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浓度分成三份加水加入溶质蒸发少量水说明: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时候对溶液的浓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医用生理盐水是指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如果将生理盐水调稀了,就会引起血细胞的膨胀,甚至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反之,若生理盐水过浓,如果溶质量分数大于0.9%(即高渗盐水),血细胞内的水分又向外渗透,就有形成血栓的可能。设计意图: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让学生体会溶质质量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环节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型一:有关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计算依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例1】:如果要配制2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请计算需要用多少氯化钠?多少水?【练习1】:20g 10%的盐水中分别放入2g水或2g食盐,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练习2】:20g 10%的盐水倒出一半,求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题型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讨论一】: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总结】: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讨论二】: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1)若将32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若将36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若将38克氯化钠溶于100克水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从上面的讨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说明什么问题?【总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解度/(溶解度+100克)×100%(2)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最浓的溶液【例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练习3】能否配制出20℃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水?题型三: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1. 思考:向20%的某浓溶液中加水后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何变化?如何解决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2. 计算依据: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浓缩前溶质质量=浓缩后溶质质量【例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试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水?【练习4】配制10%硫酸98g,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ml (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题型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点:溶液是混合物,溶液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必须换算成溶质的质量。【例4】100g9.8%的稀硫酸能跟多少克锌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练习5】实验室用100g稀硫酸和一定质量的锌完全反应,制得0.8g氢气。求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环节三:课堂小结1. 由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和计算中的注意事项2. 练习反馈,拓展思维(1) 配制100ml密度为1.1g/ml的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多少克氯化钠和多少克水?(2) 配制500ml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g/ml)需要98%硫酸溶液(密度为1.84g/ml)多少ml?(3) 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跟多少克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八.板书设计:溶液的浓度1、 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2、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解度/(溶解度+100克)×100%3、溶液的稀释实质:溶质质量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