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2. 过程与方法: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学习控制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合作的精神。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设计思路都说上新课的时候激发着学生的是兴趣和求知欲。本节的知识点理论化,离学生较远,可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以及有趣的化学实验,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并且能够按照逻辑思维有条理的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了开课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我在引课的形式和习题的选择方面做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我用设问的形式引课,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建筑设计师,你会在做窗框时用铝合金还是铁合金的?并且说明理由。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又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且主动、顺利的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再通过阅读,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使课本中原本枯燥的理论变成了最有趣的记忆。在这节课中我所采取的是《启发—引导—发现》授课模式。1.理论依据运用此模式进行新授课教学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模拟人生的方式对一些化学事实、实例和问题进行独立钻研的过程中再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在教师指导下,从新的高度和深度展开“再学习”。这是符合人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的。 “启发—引导—发现”新授课模式就是教师用学生熟知的情景或感兴趣的事件,唤起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开展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途径去解除疑难,摆脱不确定性,从而达到掌握确定的知识。教师创设的情景或感兴趣的事件必须是学生普遍认同的。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信息的确定性,使学生消除认识上的模糊性;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信息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加以补充完善,有利于能力的开发。2.功能目标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探讨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3、操作程序:(1) (2) (3) (4) (5)师:课前备课 →提出问题→引导归纳 →强化训练→巩固深化↓↑ ↓↑ ↓↑ ↓↑ ↓↑生:预习课本知识→实践解答→掌握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认识升华↓ ↓ ↓课前 课上 课后(1)教师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学习的实际及课堂实践内容编成预习问题,学生进行预习,整理知识点,对指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利于在实践中提出信息。(2)实践内容要有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达到能解决知识点中难点的目的。(3)通过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点间成规律。(4)设计一些紧扣教学目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灵活性习题,让学生再实践,在运用知识中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此项实践较前者有所不同,前者只是学生凭带着好奇心,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而后者,则有明确的化学知识规律作指导,从本质上认识和解决问题。(5)通过课后的深化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认识得以升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钟)引课 如果你是建筑设计师,你认为飞机上主要是铝合金还是铁合金的?并且说明理由。(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这是由于铝的密度小,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物质的用途和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咱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倾听思考交流 2新授 书写学过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置换反应3.活泼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师让学生板书,边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边对反应条件的不同,提出问题。教师点拨、教师纠正教师提问教师由镁铝铁铜金的活动性顺序,设问,还有那些性质可以验证这个顺序?教师启发:由什么现象能得出以上的顺序?教师提示学生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点拨,从反应物的物质种类看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启发:由什么现象能得出以上的顺序?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书上的有关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教师启发:从这个顺序中能有哪些的应用? 一个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本上练习。思考教师的问题,总结归纳出反应的难易与条件的复杂程度有关对于镁铝铁铜金的活动性根据条件排列出来思考学生演示实验观察 复述现象学生思考,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归纳思考学生演示实验观察、复述现象学生阅读学生思考交流学生记录 410453小结本课主要知识点,处理预习中的问题 (见附录一) 引导学生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并互相解答。 2基础检测 简单的基础知识测验小卷(见附录二) 组织学生检验复习效果 答题,自检复习效果 5课堂强化训练综合应 用 大屏幕打出试题(见附录三)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释问题 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问题 5教学反思: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要达到课堂参与率为100%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新授课必须有新意,不能是知识点的简单的展现,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爱听,起不到好的课堂效果,就连讲课的老师也会觉得毫无新意。我想,对新授课而言,“新”就体现在引课的形式或习题等方面。而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得出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学习看作一种快乐,让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