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3溶液的浓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脂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药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课时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展示三支试管,里面分别盛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提问]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不同,在这三种溶液中,硫酸铜的含量不同;溶液的浓稀不同。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在科研、医药、工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含量。溶液的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今天我们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 向三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0.1g、0.5g、2g无水硫酸铜,然后各加入20mL水 比较三种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代表做实验,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填课本第42页表格。
交流: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介绍]
定义: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
计算式:
[设问]以上计算式合理变形得到哪些式子?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完成第42页表格填空。
[学生活动]计算,填空,交流结果。
[过渡]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1: 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kg×16% = 24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 kg - 24 kg =126 kg
答: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24kg氯化钠和126kg水。
[巩固应用] 40g 2%的食盐溶液中含有多少g食盐和水?
[学生活动]做练习,交流结果,相互纠正。
例2: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6.5% 。
[巩固应用]
1. 20g食盐溶液中含有 2g食盐,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某温度时,将15g硝酸钾溶液蒸干后得到1.2g硝酸钾,计算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交流结果,相互纠正提示易错点。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了解到了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并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
板书设计: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
2.计算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1,2
课后反思:
化学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确定从书上的知识看太简单无味,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部分同学感觉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质是什么?溶剂的质量是多少?因此,我今年试着在讲完溶液的组成后,练习:将铁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刚开始,部分同学认为此时的溶质是铁,溶剂是稀硫酸,但通过讨论分析后,90%的同学明白了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物理变化,溶质、溶剂如何确定;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化学变化,则溶质、溶剂如何确定。紧接着又练习石灰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确定?再进一步分析比较溶剂的量如何?由于对溶液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节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并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