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溶液的浓度(1)教学目标 1.掌握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在有关溶液的计算的学习中,进一步学习化学计算题的分析方法,增强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能力。3.通过创设的计算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主动运用化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之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化学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 溶液浓度的概念;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教学用品 仪器 烧杯、药匙、玻璃棒药品 氯化钠、水其它 鸡蛋、多媒体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趣味实验:鸡蛋的漂浮实验【展示】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个鸡蛋,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使鸡蛋上浮?并请一位演示自己的方法。【过渡】同学们思考一下,实验前后两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如何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题3溶液的浓度 联系死海中人体可漂浮原理,热烈讨论观察,思考 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事物。活动探究 【展示】活动探究一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1 g,0.5g,2g固体CuSO4,振荡静置。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过渡】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的质量。现在我们来了解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2-43【多媒体】显示三杯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及水的体积。【要求】完成教材“实验9-7”中的表格烧杯编号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23【引导】如果我们知道了上表中的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引导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变形。【展示】活动探究二已知20℃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学生自主完成相关表格内容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感性认识,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简单数据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认识,为溶液浓度的应用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归纳能力。把“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起来,有助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广度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应用探究 【过渡】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课件展示】例1 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课件展示】例2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粒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题目中发生了什么反应、所给量中哪个能作为已知量、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哪几个未知量等。指出涉及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溶液参加化学反应,一般来讲真正反应的物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在计算过程中对待溶液要一分为二来看。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分析下,自主解决,学生板演 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整合,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课堂小结 【谈体会说收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同学作一个简短的概括。 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总结和学会感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课堂小结的做法,培养了学生归纳知识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感悟。学以致用 1.对于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食盐B.100克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克食盐C.将10克食盐溶解于90克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2.某温度时,蒸干40克氯化钠的溶液,得到10克氯化钠,计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很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溶液的商标,找出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清楚,设计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除了我们今天学的还有哪些形式的?取你收集的一张溶液的商标,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质量 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化学课。教学反思 溶液的浓度这节课涉及概念教学和定量的思维,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实验,让学生对浓度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溶液的浓度与溶质质量或溶液质量无关”是一个难题。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溶液浓度的表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备课过程中,我希望尽量体现溶液浓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同行老师的肯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化学思维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次课程重点体现了概念教学。比如,溶液的浓度也可以用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来表示,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法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教师必须首先对概念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教学过程才能严谨而清晰。6.板书设计课题3 溶液的浓度1、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经常表示为百分比)溶质的质量2、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x100%溶液的质量 溶解度3、 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x100% 100g+溶解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