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四课我好,你也好(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四课我好,你也好(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十四课 我好,你也好
一、教学目标
理解、体验什么叫自我中心倾向,以及自我中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练习、学会换位思考,改变自我中心倾向,客观认识、评价自己与他人。
在认识自我中心倾向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我中心的特点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难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和他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上课做准备;提供心理阅读小材料,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本课主旨。 1. 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人际关系等基本情况。 2. 制作心理阅读小材料,发给学生。 心理阅读小材料内容要浅显易懂,不能太过深奥。
暖身活动 破冰暖场,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贴近本课主题,让学生对本课主题有初步认知。 暖身活动:找零钱 活动过程: (1)游戏规则:男生代表一元钱(五毛钱),女生代表五毛钱(一元钱)。由老师说出具体价格数目,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完毕的即为获胜者,落单或者组合错误的则视为失败。 (2)为什么能够获胜,有没有方法或者窍门?获胜后,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3)为什么会失败?失败后,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2.教师小结:游戏中,过于考虑自己,就会比较容易落单或组合错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过于考虑自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我好,你也好》。 4分钟
我诉我心 引导学生运用移情的方法,体会人物感受,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小琦的烦恼》。 (2)学生交流: ①短片中小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扰? ②你身边有没有像小琦这样的人,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为什么? ③小琦这些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琦呢? 2. 教师小结:只在乎自己的人,只会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不能理解他人和顾及他人感受,从而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需要改善这种情况。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要注意态度,多鼓励引导,不能批判地去评价学生。 6分钟
心海导航 通过刚才案例中的小琦的故事,引出自我中心概念,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例子,概括自我中心的表现。 1. “自我中心倾向”最早是皮亚杰在其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中提出的。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观点及行为上的现象。 2. 结合小琦的案例,自我中心倾向的主要表现:假想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3. 结合小琦的案例,自我中心倾向的原因:家庭环境因素、青春期阶段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等。 注重提炼我诉我心中学生讨论的内容;事先准备一些案例,适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理解“自我中心倾向”。 5分钟
活动在线 从理论到实践,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自我为中心是不可取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融入集体,包容他人,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 活动一:盲人独行 1.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盲人组和拐杖组。 (2)所有同学用道具蒙好眼睛,独自穿越障碍。 2. 分享和感悟: (1)当你蒙上眼睛独自走过障碍时,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2)盲行时,你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 活动二:一路同行 1.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为盲人组和拐杖组。 (2)拐杖组自由选择帮助盲人组同学穿越障碍。 2. 分享和感悟: (1)当你蒙着眼,有一根“拐杖”扶着你走过路障,你是什么感受? (2)和第一次独行走过路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生活中,你是否希望能有根“拐杖”帮助你呢? 活动三:体验生活 1. 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 2.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有没有“一根拐杖”帮助过你? 3. 你想对帮助过你的人说些什么呢? 4.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我们的人生中,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或多或少的帮助过、陪伴过我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要多感受这种善意,多换位思考,打破自我中心。 活动前,要注意说明规则,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提醒学生关注盲行时的动作,以及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鼓励学生去体验,分享感受;注意总结学生的内容,注重课堂生成的各种感悟。 25分钟
课堂总结 总结这节课大家的收获与感悟,并且将这份正能量带入以后的生活中,继续给大家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随机总结老师适当提炼即可,没有正确答案,可以是一些感悟和心情,学生说完老师适当给与鼓励。 5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