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资源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
(2)继续巩固完成基本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其探究
教学难点
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
仪器: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2个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试管、白色点滴板、滴管、放滴管的小烧杯、废弃物烧杯
药品:碳酸钙、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蒸馏水,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的碱,现在老师手里总共有四瓶无色的溶液,其中有两瓶是酸,两瓶是碱,请问同学们能将它们区分开来吗?
【学生】能,加入酸碱指示剂,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
【教师】很好,那大家注意一下我们桌面上酸和碱的试剂瓶有什么区别没有呢?
【学生】酸用的玻璃塞,碱用的橡胶塞
【教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可是为什么碱要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呢 同时,我们又能不能将都是橡胶塞的两种碱鉴别开来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碱的化学性质看能不能解答这两个问题。不过,其实刚刚我们复习的时候就说到了一条碱的化学性质,是什么呢?请大家完成导学案上的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一]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在导学案上将相应的空白填好,并总结出碱的第一条化学性质。
【教师】通过回忆以及我们的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碱的哪一条化学性质呢?
【学生】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教师】不过要说到化学性质的话,其实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的碱中的氢氧化钙的一条化学性质,是什么呢?有同学能回忆出来吗?
【学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教师】很好,既然都是碱,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那大家觉得同为碱的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吗?
【学生】能!
【教师】真的可以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大家一起来完成我们的活动与探究二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二]
【教师】大家的结果如何?
【学生】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变浑浊了,可是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现象
【教师】那是不是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没有发生反应呢?
【学生】应该不能吧,也许是发生了反应但是没有现象而已呢?
【教师】那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我们现有的仪器和药品想想办法来验证一下这个反应确实发生了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吧,记得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哦
【学生讨论】如何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教师】现在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谈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学生】我们打算先将二氧化碳收集在软塑料瓶中,再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塑料瓶变瘪了,就能够说明他们确实发生了反应
【学生】我们小组觉得只是这样子还不够,因为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一样会使塑料瓶变瘪,所以还要加一组对照试验,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一下
【教师】同学们讨论的很不错,这就是集体的智慧。那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实验一下,看看有了塑料瓶会是什么样呢?
【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瘪的更厉害,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教师】说的很好,那现在同学们把相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吧,在完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如何反应的。
【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订正
【教师】既然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那我们在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密封保存,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教师】固体的氢氧化钠是否也需要密封保存呢?
【学生】也需要,因为它要吸收水分并溶解,进而又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教师】非常好,那要是我们要吸收二氧化碳,请问根据刚刚的实验结果大家觉得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谁更好呢?
【学生】如果要吸收二氧化碳的话应该是氢氧化钠效果更好,因为刚才在实验的时候瓶子变得很瘪,说明它吸收的二氧化碳比较多
【课件展示】方程式及用途
【教师】其实碱不仅会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能和其他的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比如三氧化硫,请同学们模仿刚才的两个方程式完成我们的探究活动三,写出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成分)的反应方程式,如果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可以小组内相互讨论一下
[活动与探究三]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
【教师】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结果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方程式
【教师】很好,现在大家注意看,刚才我们一共完成了四个反应方程式,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这四个反应方程式解答我们课堂刚开始的两个问题呢?
【课件展示】1、怎样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2、为什么碱不能用玻璃塞
【学生】可以通入二氧化碳来鉴别这两种碱,通入二氧化碳后,氢氧化钙溶液会变浑浊,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学生】因为碱会和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玻璃塞
【教师】大家注意看第二个反应方程式,其中的二氧化硅就是我们玻璃的主要成分,因为反应生成的硅酸钠具有一定的粘性,如果将碱长期放在用玻璃塞密封的试剂瓶中就会使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所以碱不能用玻璃塞。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碱的第二条化学性质,是碱和哪一类物质在发生反应呢?
【学生】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总结的太好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教师】既然碱能和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那碱又能不能和盐发生反应呢?
【学生】应该可以吧?
【教师】应该可以?意思是还有一点不确定,是吧?那不知道同学们还能否记起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种蓝色的沉淀?
【学生】知道,氢氧化铜
【教师】对,那就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的反应,硫酸铜属于物质分类中的哪一类呢?
【学生】盐!
【教师】所以,碱和盐是可以发生反应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盐哦。这就是碱的第三条化学性质,和部分的盐发生反应,部分的盐具体指哪些呢?我们这里主要学习与硫酸铜、氯化铁的反应,请同学们完成我们的活动与探究四吧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硫酸铜溶液
加入氯化铁溶液
[活动与探究四]
【教师】现在请同学来说出你在探究中看到的现象并展示你们小组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展示】
【教师】注意在这两个反应中均有沉淀产生,其中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所以氢氧化铜需要打向下的箭头符号,而氢氧化铁是一种红褐色的沉淀也需要有向下的箭头符号哦,不知道这两种沉淀的颜色大家能否记得呢?
【学生】能
【教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又有很大的提升哦,不过像氢氧化钠这种强碱有时候并不是好事,那如果碱性太强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学生】加酸,中和一下
【教师】咦,看来同学们还挺积极嘛,确实可以用酸中和,一个酸性太强一个碱性太强,那咱们俩就一起玩吧,这其实就是碱的另一条性质
【课件展示】碱与酸反应
【教师】不过具体是怎样反应的,在我们下一节会有专门的内容讲酸碱的中和反应,所以就且听我们的下回分解吧!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碱的化学性质,知道了碱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还能和部分的盐发生反应,还能和酸发生反应。并且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为什么碱不能用玻璃塞而只能用橡胶塞,也知道了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方法,还找到了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
[作业]
板书设计
一、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二、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CO2 + Ca(OH)2 == CaCO3↓+ H2O 检验二氧化碳
CO2+ 2NaOH = Na2CO3 + H2O 吸收二氧化碳
SO3 + 2NaOH == Na2SO4+ H2O
三、碱和部分盐反应
CuSO4+2NaOH = Na2SO4+Cu(OH)2↓
FeCl3+3NaOH==Fe(OH)3↓+3NaCl
四、碱和酸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