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课题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 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该用途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具准备 一集气瓶氧气、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小木条。
课前预习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填“性质”或“用途”)
新课导入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进行新课 知识点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拓展]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备课笔记
拓展延伸: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件。
进行新课 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些简单介绍。[阅读教材]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小结](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演示]实验1-2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思考]上面总结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小结]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知识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思考]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教学板书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课堂
备课笔记
要点提示:
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难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P10)3.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解: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用途广泛,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食盐是白色晶体,是重要的调味料和化工原料。蔗糖极易溶于水,既能提供能量又能调味。铜导线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作电线。4.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解:食物变质的判断方法:①目测一下食物颜色是否正常,看有没有异样物质;②接触一下看质感有没有变,例如有没有回潮、结块等;③闻一下有没有不好的气味;④包装食品查看日期,看包装有没有破损、胀气,以及储存环境的卫生情况。
难题解答 例 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黏稠液体 B.熔点为-50°C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解析】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溶解性等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而毒性是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答案】C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变化是一个有结果的过程,而性质则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温馨提示:
要注意“物质”与“物体”的不同,桌子和凳子属于不同的物体,但属于同一种物质木材。“新物质”往往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方法点拨:
性质在变化的基础上带有结论性的描述,往往有“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容易”“是”“会或不会”等字眼。
易错提示: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但物理性质并不是都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