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溶液的形成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重点)2. 能辨别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重、难点)3. 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重点)4. 了解乳化作用及应用。【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学习任务一〗溶解的过程学生活动1:教材的第58页“活动天地3-1”观察食盐的溶解。1.溶液(1)定义: 。(2)特征:①均一性:是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第59页,判断黄泥水、油水、食盐水三杯液体中谁是溶液?2. 悬浊液和乳浊液(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如 ;(2)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如 。(补充实验)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溶于水中。想一想:①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②溶液一定无色吗?③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④溶液一定是液体吗?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分析。二、【研习展评】3.溶液的组成(1)溶质: 的物质,如 。(2)溶剂: 的物质,如 。想一想:①作溶质或溶剂的物质的状态一定吗?②溶液的质量等于什么?4.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1)若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2)若溶液中有水,则水为溶剂,若未指明溶剂时,水为溶剂;(3)物质要与水反应时,则产物为溶质,水为溶剂;(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无水化合物为溶质,水为溶剂。5.溶液的读法: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溶液如:(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简称:氯化钠溶液;(2)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学生活动3:教材第59页“实验探究3-1”测定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的温度。6.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在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常伴随 的变化。如 溶于水时,温度升高;如 溶于水时,温度降低;如 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原理:(第60页)交流共享: 第60页〖学习任务二〗乳化现象演示实验:教材第61页“活动天地3-2”观察乳化现象。乳化作用:能促使 的液体形成叫较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 ,起 作用,属于 现象。如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第61页“多识一点”。【课堂练习】1.教材第62页“在线测试”。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澄清石灰水 C.泥水 D.豆浆易混点辨析溶液均一、稳定,但不一定无色透明,如:蓝色的CuSO4溶液 、黄色的FeCl3溶液等。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几乎相等。针对训练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3.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醋4.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适量NH4NO3,搅拌,水的温度会急剧降低。说明NH4NO3溶于水时(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无法判断易混点辨析溶液的一些特性:(一般)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要 ;溶液的沸点比水的沸点要 ;(选填“高”或“低”);只有 的溶液有导电性。溶液的凝固点、沸点的改变与溶剂的蒸汽压下降有关,酸碱盐溶液导电是因为可溶性酸碱盐在水分子作用下离解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针对训练5.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 )A.酱油 B.食盐水 C.蒸馏水 D.食醋6.如图:在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灯泡会发光的是( )A.食盐水 B.蔗糖溶液C.酒精溶液 D.蒸馏水易混点辨析溶液的组成( 、 )及判断方法(前质后剂)。(注意:有化学变化的情况)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中,固体和气体都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液体之间互溶时量多的作溶剂,量少的作溶质;只要有水一般都作溶剂;没指明溶剂的溶液,都是水作溶剂的溶液;有化学变化时,生成物作溶质;同一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针对训练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8.生石灰溶于水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 。【课后练习】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汽水 C.糖水 D.蒸馏水2.夏日里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 食盐 B. 硝酸铵 C. 蔗糖 D. 熟石灰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2.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习过程】一、【导学自习】“早知道”:阅读教材P62—P64,想一想在50 mL的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硝酸钾吗?为什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学习任务一〗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学生活动1:快速阅读教材P62-P63。“活动天地3-3”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交流和总结: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学生活动2:交流和总结。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3.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对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吗?4.怎样可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二、【研习展评】〖学习任务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学生活动3:完成P63“实验探究3-2”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交流和总结:( )(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注: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该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课后练习〗1.判断:①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 )②某硝酸钾溶液20 ℃时是饱和的,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到100 ℃时该溶液一定也是饱和的。( )③从一瓶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0 mL,取出的部分一定也是饱和的。( )④在20 ℃时,100 g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和100 g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是相等的。( )2.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的质量增加3.教材P64“长话短说”。4.教材P64”挑战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