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课题 6.1 金刚石 石墨和C60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用途,而后又简单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本课紧紧围绕着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展开教学。碳单质是学生学习氧气后,学习的第一类固态非金属单质,为以后学习碳的氧化物及金属单质打下了基础,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氧气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由现象推知性质,由性质了解用途的思维,但对于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还不知道,所以教师在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用途中,一定要构建三者的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以碳单质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展示,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教学重点 金刚石 石墨 C60的结构,性质,用途。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教法学法 分析讨论法,对比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 课件: 幻灯片1.自然界中的金刚石及其所做的装饰品 幻灯片2.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幻灯片3.自然界中的石墨 幻灯片4.石墨的用途2.学案: (一)同步练习 (二)课后作业3.实验器材: 锥形瓶(2个),烧杯(1个),胶头滴管(1个),木炭或活性炭,红墨水。设计思路 主线: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副线:结构 性质 用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引课:不同种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的物质,那么同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呢?学生回答:氧气与臭氧,红磷与白磷教师入题:我们来学习几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它们就是碳单质家族的: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师板书:6.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理解“碳单质”学生回答:略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种碳单质板书:1.金刚石(问:同学们见过金刚石吗?)教师展示幻灯片1.2.3,边展示边讲解金刚石的性质及用途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1:金刚石的性质及用途教师提问:金刚石为什么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呢? 这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教师展示并讲解:金刚石的结构模型,这种金字塔形的结构是最稳固,最不易变形的,这个结构决定了金刚石的性质.教师活动并板书:我们来学习第二种碳单质-石墨石墨:教师展示幻灯片4.5,同时介绍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学生活动:标记课本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1中石墨的性质及用途.教师提问:同时碳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这也与石墨自身的结构有关.教师展示并讲解:石墨结构模型,碳原子分层排布,这样的结构不牢固,易变形,易被“推倒”,所以石墨在宏观上表现出质软,有滑腻感,所以石墨的性质也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教师:我们来学习第三种碳单质板书:3.C60:足球烯(富勒烯)教师展示并讲解:C60分子结构模型,它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与金刚石,石墨不同的是: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因为C60这样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它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8页并完成幻灯片6的问题教师总结并提问:我们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用途,那么它们三者是怎样的关系呢?板书:结构 性质 用途教师活动:在碳单质家族中,除了我们讲的金刚石,石墨和C60,还有众多的其他成员,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结构,性质,用途,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课本108页资料卡片及109页化学、技术、社会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金刚石,石墨,C60同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板书:4.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教师引课: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教师展示幻灯片8: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教师讲解:它们不是碳单质,它们是主要主要成分为碳单质的混合物,强调“炭”与“碳”的区别。教师:完成P107/实验6-1,总结:木炭,活性炭性质及用途教师:介绍炭黑的制法及用途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二)木炭,活性炭,炭黑和焦炭的用途小结:本节内容练习:学生完成学案(三)练习作业:课后题1-4题板书设计:6.1 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2.石墨 结构 性质 用途3.C604.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课后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把探究知识的自主性交给学生,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明显。通过本节课,我对“理念决定课堂”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有了更深的体会。由于本节课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比较多,要求教师一定要合理掌控时间,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出现。如何恰当的把握好这种“学生自主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时间,也成为我今后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决定反映决定反映利用模型,学案,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易掌握所学内容。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决定反映反映决定形象举例,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的能力利用学案,边讲边练,学生容易掌握通过图片讲解直观易懂温故知新,让学生明确“碳单质”的含义利用模型,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决定反映决定反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