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材分析本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知识与技能】能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感悟“气温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地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而且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七年级上册属于自然地理部分,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难度相对较大。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体验,采取独立、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最近天气是越来越冷,今天我真想把教室搬到一个更温暖的地方,大家觉得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 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板书】 三、气温的分布[自主学习]自主预习课本P55,完成下列问题。 (时限2分钟。)[合作探究]活动一:读课本P56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小组合作交流:思考从赤道向两级气温数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师小结: 1.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教师进一步指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地区,气温有所不同。分别指出年均气温高于20°C和低于-10°C的纬度范围。进而得到: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夯实基础:请大家判断甲、乙两图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活动二:见课件,读“七月气温分布”图和“一月气温分布”图小组合作交流:思考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温度却相差很大,原因是什么?师小结: 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海陆位置。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夏季和冬季海洋气温与陆地气温的高低师小结:.教师进行评价归纳,得出结论: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夯实基础:已知某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读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活动三:读“海拔与气温”图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小组合作交流:A、B两点的纬度位置相同,海陆位置也相同,为何气温差别很大,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吗?师小结: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高——气温低板书 3.同一地点 地形因素海拔低——气温高越算越明白:课本P52图3.16“气温的垂直变化”,请大家来计算一下,山顶的气温应该是多少呢?看谁算的快而准。夯实基础:1.生活常识:人们在爬山时,山顶处比较凉爽,为什么?2.应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活动与探究】1.我国冬季,北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光;而南国却是“莺飞草长,百花盛开”的景象。分析两地景色差异的原因[课堂小结]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讨论时间):板书设计二、气温的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