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教学质量监测模拟试卷(社会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教学质量监测模拟试卷(社会部分)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教学质量监测模拟试卷(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进行的生产是(  )
A.借助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
B.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
C.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D.借助沿海的优势发展渔业
【答案】C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
2.(2022七下·丽水期末)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人文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
②自然风光独特
③古老的城镇,纯朴的乡村生活
④交通条件便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选项可知,②是自然条件,与题意中“人文条件”不吻合,故排除;①③④是人文条件,故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山地之国,属于容易题
3.(2022七下·丽水期末)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列对以色列描述准确的是(  )
①降水分配不均匀,北多南少
②人们因地制宜,实行“耕海牧鱼”
③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④在干旱的在区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欧洲的“大菜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以色列降水北方多,南方少,故①正确;
根据所学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渔的国家,以色列是发展灌溉农业,故④正确,②错误;
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故③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以色列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4.(2022七下·丽水期末)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药武器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早期出现了纸,故A正确;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宋朝,故B错误;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故C正确;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古代的科技文化,属于容易题
5.(2022七下·丽水期末)隋唐时期主要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频繁更迭
C.社会变化 D.民族交融
【答案】A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是开放与繁荣的时期,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隋唐的历史特征,属于容易题
6.(2022七下·丽水期末)我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包括(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故①和③符合题意;②是春秋战国时期,④ 是宋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属于容易题
7.(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澶渊之盟
②陈桥兵变
③北宋灭亡
④郾城大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答案】B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960年陈桥兵变,1004年澶渊之盟,1140年郾城大捷,1127年北宋灭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的主要事件,属于容易题。
8.(2022七下·丽水期末)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回族形成
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建立是1271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是1206年,故①排除;
元朝时期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故②正确;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③错误;
元朝时建立了行省制度,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元朝的主要事件,属于容易题
9.(2022七下·丽水期末)这本科技巨著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这本科技巨著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一本医学著作,《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属于容易题
10.(2022七下·丽水期末)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
②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
③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商镇
④清朝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业上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和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商镇 ;农业上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 ;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北宋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属于容易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2022七下·丽水期末)乌克兰一直被称为“欧洲粮仓”,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材料一:
材料二:长期对黑土地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正在面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保护黑土,乌克兰国家采取各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从图中可知,乌克兰位于   、   (填半球位置)。
(2)根据地图分析乌克兰成为“欧洲粮仓”有利的自然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乌克兰的发展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东半球;北半球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地壤肥沃,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第聂伯河穿过乌克兰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可知,乌克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3)根据图可知,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凭他,有大量的黑土,土壤肥沃;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为乌克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见乌克兰经济发展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乌克兰对黑土地的超负荷利用,影响了农业发展,说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1)东半球、北半球
(2)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地壤肥沃,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第聂伯河穿过乌克兰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 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
12.(2022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不仅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绸帛,还带去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内地的菜种、蚕种以及各种药物和典籍,以及大批工匠和乐队。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材料二:尽管澶渊之盟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也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廓尔喀、布鲁克巴…… 等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驻藏大臣每年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
——《卫藏通志·条例》
(1)材料一体现了唐蕃和亲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说说驻藏大臣具有哪些职权。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启示?
【答案】(1)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3)督办藏内事务,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说明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说明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外交事务;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说明掌管西藏地方军事。
(4)民族关系处理好了,能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北宋与辽、西夏并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绸帛,还带去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体现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菜种、蚕种以及各种药物和典籍,以及大批工匠和乐队”体现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可知,“ 和平实现 ”说明澶渊之盟使 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 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也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 ”说明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 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 说明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根据“ 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 ” 说明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外交事务 ;“ 驻藏大臣每年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 ” 说明掌管西藏地方军事 。
(4)三则材料都提到了不同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以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启示中答到与民族关系相关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的民族关系,我国自古以来与少数民族都有密切的联系,可梳理各个朝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13.(2022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片
事件 玄奘西行 ②
朝代 ① 明朝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商品持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1)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
【答案】(1)唐朝;郑和下西洋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积极主动开放,加强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在贞观元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所以玄奘西行是在唐朝;从图中的路线可知到达了印度、阿拉伯半岛、非洲等地,并且是在明朝,所以材料二指的是郑和下西洋。
(2)材料二指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材料三中提到“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唐朝时期与新罗、日本、天竺等国家有密切往来,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所以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从开放走向封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史实。首先要知道中国对外政策是随着统治措施的改变而改变的,其次应该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教学质量监测模拟试卷(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进行的生产是(  )
A.借助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
B.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
C.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D.借助沿海的优势发展渔业
2.(2022七下·丽水期末)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人文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
②自然风光独特
③古老的城镇,纯朴的乡村生活
④交通条件便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22七下·丽水期末)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列对以色列描述准确的是(  )
①降水分配不均匀,北多南少
②人们因地制宜,实行“耕海牧鱼”
③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④在干旱的在区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欧洲的“大菜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2七下·丽水期末)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药武器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5.(2022七下·丽水期末)隋唐时期主要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频繁更迭
C.社会变化 D.民族交融
6.(2022七下·丽水期末)我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包括(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澶渊之盟
②陈桥兵变
③北宋灭亡
④郾城大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8.(2022七下·丽水期末)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回族形成
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七下·丽水期末)这本科技巨著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这本科技巨著是(  )
A. B.
C. D.
10.(2022七下·丽水期末)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
②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
③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商镇
④清朝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2022七下·丽水期末)乌克兰一直被称为“欧洲粮仓”,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材料一:
材料二:长期对黑土地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正在面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保护黑土,乌克兰国家采取各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从图中可知,乌克兰位于   、   (填半球位置)。
(2)根据地图分析乌克兰成为“欧洲粮仓”有利的自然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乌克兰的发展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12.(2022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不仅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绸帛,还带去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内地的菜种、蚕种以及各种药物和典籍,以及大批工匠和乐队。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材料二:尽管澶渊之盟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也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
材料三: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廓尔喀、布鲁克巴…… 等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驻藏大臣每年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
——《卫藏通志·条例》
(1)材料一体现了唐蕃和亲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说说驻藏大臣具有哪些职权。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启示?
13.(2022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片
事件 玄奘西行 ②
朝代 ① 明朝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商品持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1)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
2.【答案】D
【知识点】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选项可知,②是自然条件,与题意中“人文条件”不吻合,故排除;①③④是人文条件,故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山地之国,属于容易题
3.【答案】C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以色列降水北方多,南方少,故①正确;
根据所学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渔的国家,以色列是发展灌溉农业,故④正确,②错误;
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故③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以色列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4.【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早期出现了纸,故A正确;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宋朝,故B错误;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故C正确;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古代的科技文化,属于容易题
5.【答案】A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是开放与繁荣的时期,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隋唐的历史特征,属于容易题
6.【答案】B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故①和③符合题意;②是春秋战国时期,④ 是宋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属于容易题
7.【答案】B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960年陈桥兵变,1004年澶渊之盟,1140年郾城大捷,1127年北宋灭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的主要事件,属于容易题。
8.【答案】C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建立是1271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是1206年,故①排除;
元朝时期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故②正确;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③错误;
元朝时建立了行省制度,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元朝的主要事件,属于容易题
9.【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一本医学著作,《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属于容易题
10.【答案】A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业上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和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商镇 ;农业上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 ;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北宋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属于容易题
11.【答案】(1)东半球;北半球
(2)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地壤肥沃,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第聂伯河穿过乌克兰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可知,乌克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3)根据图可知,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凭他,有大量的黑土,土壤肥沃;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为乌克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见乌克兰经济发展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乌克兰对黑土地的超负荷利用,影响了农业发展,说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1)东半球、北半球
(2)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地壤肥沃,有大面积的黑土分布;第聂伯河穿过乌克兰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 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
12.【答案】(1)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3)督办藏内事务,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说明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说明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外交事务;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说明掌管西藏地方军事。
(4)民族关系处理好了,能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北宋与辽、西夏并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绸帛,还带去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体现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菜种、蚕种以及各种药物和典籍,以及大批工匠和乐队”体现了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可知,“ 和平实现 ”说明澶渊之盟使 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 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也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 ”说明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 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 说明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根据“ 外番部落,如有商禀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 ” 说明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外交事务 ;“ 驻藏大臣每年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 ” 说明掌管西藏地方军事 。
(4)三则材料都提到了不同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以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启示中答到与民族关系相关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的民族关系,我国自古以来与少数民族都有密切的联系,可梳理各个朝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13.【答案】(1)唐朝;郑和下西洋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积极主动开放,加强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在贞观元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所以玄奘西行是在唐朝;从图中的路线可知到达了印度、阿拉伯半岛、非洲等地,并且是在明朝,所以材料二指的是郑和下西洋。
(2)材料二指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材料三中提到“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唐朝时期与新罗、日本、天竺等国家有密切往来,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所以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从开放走向封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史实。首先要知道中国对外政策是随着统治措施的改变而改变的,其次应该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