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藏高原一、教材分析对我们上海的学生来说,“青藏高原地区”是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无论是它独特的的自然环境,还是它神奇的的人文色彩,始终让位于东部沿海的我们满怀好奇,但同时又有一丝畏惧。一方面,学生对这里有强烈的好奇感和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这里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拉近“青藏高原地区”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渠道地观察、讨论和分析,探究青藏地区独特地理特征。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大半学期中国地理的学习,对中国的地形地势、气温特点、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些阅读地图、查找信息、整理知识点、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只要教师创造出适合的学习情境,提供适当的学习帮助,学生完全能够自主的观察、讨论、分析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所有同学能从地形图中看出青藏高原海拔高的特点,并有90%以上的同学记住这一个主要特征;2.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列举出1—2点高原的气候特征(如气温低、日照强等);3.能说出3—4个青藏高原主要的农牧业产品和野生动植物的种类;4.能认出高原1——2个主要的人文景观(如布达拉宫、青藏铁路、塔尔寺等)。(二)过程与方法:能从《天路》这首歌词中发现2—3个地理信息,并能分析相关的地理内涵。从而能运用生活中的各种事例来学习地理知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每位同学都感受到生活中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2.感受到青藏铁路修建的艰辛,认识到它的环保意义。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和农牧业方面的特点。难点:运用地图等工具,发现、分析歌词中蕴含的地理方面的内涵。五、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天路》,并滚动播放青藏高原的景观图片,引入教学的主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教授1、出示歌曲《天路》的歌词,请同学们找出包含地理信息的相关词语。歌词如下(其中,带括号的为有地理信息的词语):清晨我站在清清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唉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2、请同学们把找到的相关词语进行分类:请同学们把刚才找到的词语分别归到下面六类当中: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交通、高原农牧业和独特的动植物、民族文化和风俗。(1)地理位置:“边疆”(2)地形特点:“高高的山岗”,“翻山越岭” ,“雪域高原”(3)气候特点:“蓝天”(4)交通:“铁路”,“天路”(5)高原农牧业和独特的动植物:“牧场”,“青稞酒酥油茶”,“山鹰”(6)民族文化和风俗:“藏家儿女”,“各族儿女”3、自己寻找相关地图和课文材料,学习验证歌词当中的地理信息。每两人一组,随意分组(事先准备学习单,分成6份),每小组针对一类地理信息,查找相关的地图和课本当中的资料,对歌词当中的词语进行验证,并完成老师发的学习单当中的相关内容。之后,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指相关地图,来讲给大家听。第一组:地理位置:“边疆”结合(我国地形图、政区图和地图册P24的地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省)的西部;主要邻国有(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教师适时出示政区图、地形图,配合学生的讲解。第二组:地形特点:“高高的山岗”,“翻山越岭” ,“雪域高原”结合我国地形图当中的颜色,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在高原面上和边缘有很多高大的山脉,如:(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它们的海拔都超过5000米以上,甚至有些山峰超过6000米,真不愧是“世界屋脊”。教师出示地形图,请学生指图讲解。第三组:气候特点:“蓝天”高原的天特别蓝,主要是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多晴天、日照强烈、时间长”。(书P77页)而造成“高原上空气稀薄、透明度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也正是因为海拔(高),所以高原的气温(低)。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请同学看图比较:上海、拉萨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拔。教师出示:上海、拉萨两地的气温曲线图,请同学看图比较两地的气温。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请学生回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1、日照强。2、气温低。而造成这两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回答好之后,请学生做好笔记)第四组:交通:“铁路”,“天路”从地图册P24的地图,可以看出,歌中所唱到的“天路”、“铁路”指的是:(青藏铁路)。它从青海的省会(西宁),经过格尔木,一直到西藏自治区的省府(拉萨)。他跨跃了很多高山,如(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等,所以被称为天路。教师播放一个短片,让学生了解:1、青藏铁路修建的艰辛;2、为藏羚羊架起的铁路高架桥。第五组:高原农牧业和独特的动植物:“牧场”,“青稞酒酥油茶”,“山鹰”歌中唱到“牧场”,说明这里有畜牧业的分布,他们应该分布在地势比较(低)的山谷地带,这里的三大主要牲畜是(牦牛)、(绵羊)、(山羊),因为气温低,所以它们的皮毛可能会比较(厚、重)。“青稞”是一种耐(寒)的粮食作物,高原人用它来酿酒。“酥油茶”是高原人的一种特色饮料,用酥油 ( http: / / baike. / view / 5796.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 ( http: / / baike. / view / 7349.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山鹰”是高原的的一种动物,我知道高原还有独特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世界珍稀动物。在同学讲的时候,教师播放相关的动植物图片,加深大家的感性认识。第六组:民族文化和风俗:“藏家儿女”,“各族儿女”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是一个(藏)族聚居的地方,同时还生活着汉、蒙、回等多个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和一些独特的建筑,如(布达拉宫)、(塔尔寺)、(大昭寺)等,我还知道,藏族人民有(能歌善舞)、(信仰藏传佛教)、(磕长头)、(转经轮)等风俗。在同学讲的时候,教师播放相关的景观图片,加深大家的感性认识。并对学生讲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三)小结拓展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天路》这首歌曲,并对当中的歌词仔细进行了赏析,做出了地理方面的解释;以此加深了对青藏高原了解。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仔细品味其中的地理内涵。播放歌曲《天路》,并滚动播放相关的景观图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作业布置 练习册 P27-28 一,二,四附件:《青藏高原地区》学习任务单青藏高原地区(学习任务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注:同桌两人为一学习小组,所有学习任务均由同桌两人共同完成,其中一位请做好记录。任务一:看歌词,找信息,巧对接1、欣赏《天路》歌词,请同学们圈出蕴含地理信息的相关词语。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唉,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2、请同学们把找到的地理信息词语分别对应归到下面六类当中:(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交通:(5)高原农牧业和独特的动植物:(6)民族文化和风俗:任务二:查资料,会甄别,试验证寻找相关地图和课文材料,验证歌词中的地理信息。第一组:地理位置:主要歌词:( )结合( )地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 )(说出方位);范围主要包括( )省、( )省以及( )省的西部;主要邻国有( )、( )、( )、( )、( )等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