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 —溶液的配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 —溶液的配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
——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溶液的稀释与浓缩计算,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含义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相关计算。
2.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练习固体的取用、液体的量取等基本实验操作,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合作,有目的的完成简单的实验与探究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仪器的选择,培养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有
效筛选的能力;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从概念含义的本身分析出操作误差和人为
误差。
2. 通过对溶液稀释与浓缩的计算,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的方法对两类有关溶
液的计算提升统一到数学计算中的寻找等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方案设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 通过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实验和误差分
析,培养主动交流、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科学严谨等品质,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及处理策略
(一)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策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交流统一认识,然后合作完成实验。
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计算。
策略: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方法找不变量列等式。
(二)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策略:交流、讨论,归纳出从概念含义的本身分析出操作误差和人为误差
仪器药品
1.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50mL、10mL)、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
空白试剂瓶、称量纸
2.药品:氯化钠、水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PPT 1:0.9%的生理盐水液 讲解:0.9%的生理盐水的医学和健康意义 【提出问题】 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看、听 思考 用熟悉、直观的实物为引入的情景,既能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从生活走进化学,又能引导学会看标签,还能关注到化学对医学和健康的重要性。 实物 PPT图片 2
新课学习:溶液的配制 PPT2 任务一、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要求:先独立设计 提示:水的密度 1g/mL 指导看课本47页,明确规范步骤,课本的重要性 PPT3:提示分工合作和注意事项 巡视、参与引导 问题:装瓶后,这个标签怎样设计呢? 问题:量筒中的水转移到烧杯中有部分残留,会导致结果怎样? PPT4误差分析: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写出主要步骤和仪器 交流方案并改进(组内) 展示交流(全班) 实践操作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定性:氯化钠 定量:6% 思考、讨论 偏大:①称量氯化钠多了②水有残留在量筒③俯视读数等 偏小:①称量氯化钠少了②水有残留在烧杯、试剂瓶中③仰视读数④氯化钠有残留⑤右物左码(此处无关)等 虽然是课本上的必做实验,学生可以预习报告册然后课上实验,但那样就会陷于课本的思路,不能独立思考创新设计,所以,选择课上给仪器药品自行设计,逐步培养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筛选仪器、动手实验的能力。 对实验方案和操作达成共识 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练习固体的取用、液体的取用等基本操作,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实验和误差分析,培养主动交流、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科学严谨等品质,提升科学素养。 PPT图片 实投 4 1 3 7
阶段性归纳小结 误差分析 从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出发,找到溶质和溶剂的因素 【提出问题】 PPT5 如何设计标签? 定性、定量角度认识 理解、认同,体会分析误差的方法 发表意见、看法 氯化钠溶液 6% 50g 认识实验中的误差,通过分析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从而指导以后科学的分析数据和改进误差 学会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看标签 PPT 实物 3 3
新课:深化拓展溶液的稀释 PPT6任务二、如果要将这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需要加水多少克?合多少毫升? 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展示 学习有关溶液稀释的简单计算 涉及简单的m、p、v换算 PPT 实投 8
阶段性归纳小结 溶液稀释的解题原理: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方法:找等量关系 方法1、利用稀释公式计算 方法2、利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 根据溶液的概念,找到数学关系中的不变量,方法不限,只要格式简练、内容清晰、目的明确,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
新课:能力提升溶液的浓缩 PPT7任务三、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欲将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16%的浓溶液,可采用何种方法?试计算完成。 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展示 溶质质量分数在农业上的应用 意识到与稀释类似,寻找不变量列等式 PPT 实投 7
本课总结 PPT8 盘点收获 1. 溶液的配制围绕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 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过渡:今天,无论是溶液配制、稀释还是浓缩,都是围绕着物理变化来研究溶液的,那如果是这样,又如何求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呢? 演示实验: 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发表体会 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 总结本节 铺垫下节 PPT 3
板书设计 (
一、
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二、溶液的稀释
6%
的氯化钠溶液
稀释原理: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稀释公式:
m

c
浓%=
m

c
稀%


m
浓+
m
水)
c
稀%
解题方法:
找等量关系列式
1.
计算
2.
称量
3.
量取
4.
溶解
5.
装瓶
误差分析:
c%=m

/m

x100%
课题
溶液的配制
)
资料
0.9%氯化钠注射液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最准确的来说0.9%氯化钠注射液才真正叫做生理盐水,其他解释都不准确。所以大家都要记住咯。那0.9%氯化钠注射液的作用是什么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失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应用等渗或低渗氯化钠可纠正失水和高渗状态;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洗涤伤口等;还用于产科的水囊引产。
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氯化钠注射液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上:
  第一: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106mmol/L,人体中钠、氯离子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氯化钠注射液作用和副作用是什么
  但使用此药品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事项:
  1、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内装溶液应澄清,无可见异物。经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无热原、一次性使用,用后剩余本品应销毁,使用前仔细检查包装,应完好无损,发现泄漏、长霉、浑浊等变质现象禁止使用。
   2、下列情况慎用: 1)水肿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脑水肿及特发性水肿等。2)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而对利尿药反应不佳者; 3)高血压; 4)低钾血症。
  3、根据临床需要,检查血清中钠、钾氯离子浓度;血液中酸碱浓度平衡指标、肾功能及血压和心肺功能。
  4、洗涤红细胞时,为防止血袋破损,离心时应特别注意血袋应紧贴离心杯壁放置,避免在离心杯中悬空。
农业上为什么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如何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分享| 2015-05-23 14:36 白花482 | 浏览 39 次
2015-10-23 18:53
农业上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原因:
因为16%氯化钠溶液的密度比活种子稍小,活种子就会沉在溶液底部;而死种子由于失水分质量变小,所以会浮到溶液表面,从而达到选种的目的。
16%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配 的步骤
(1)计算:需氯化钠 8g 水 42mL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8g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再用50mL的量筒量取42mL的水倒入烧杯中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4)装瓶贴标签:将16%氯化钠溶液装瓶贴上标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