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案

资源简介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仪器和药品:烧杯、玻璃棒、滴瓶、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如果我们在吃皮蛋时蘸少量的食醋就能去除皮蛋的涩味。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课件展示:图片:“宝宝金水”
问:①“宝宝金水”的作用是什么?②“宝宝金水”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学生感觉有新鲜又新奇,讨论。)
1、 探究新知
环节一 酸和碱究竟是否能发生反应(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概念,请两位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酸和碱?
学生甲:酸是指凡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学生乙:碱是指凡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酸和碱碰到一块到底会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呢?
学生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认为能反应,有的认为不能反应,有的认为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教师:好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今天老师带来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验证一下。
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实验,将稀盐酸滴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的溶液中。
教师:同学们,给一分钟讨论一下这两种药品反应了吗?你是怎么知道反应与否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无法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那我们能否重新设计实验来证明反应与否呢?想想。
学生: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指示剂。
教师: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及有两种: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加哪种比较好呢?
学生:加无色酚酞溶液好。
教师:为什么?
学生迟疑。
教师:现在我们假设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现象:红色→蓝色
2.向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现象:无色→红色
3.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中。现象:蓝色→紫色
4.向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中。现象:红色→无色
同学们讨论回答究竟哪种方案最可取?
学生经讨论后一致认为第四种方案最好。
环节二 学生演示,实验探究
教师:好,下面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实验。
学生做演示实验10-8.(注意:边滴加稀盐酸边用玻璃棒搅拌,加至溶液刚好有红色变为无色。)
教师:做得非常好!这个实验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能。
教师:为什么?请从微观进行分析。
学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当逐滴滴入稀盐酸红色逐渐变浅,说明氢氧根离子消失了,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而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是说明所加的酸恰好和碱溶液反应完全。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试着在黑板上完成一下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他同学在你的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师巡视。
环节三 中和反应和盐(小结知识)
教师:同学们写的都很好。其实任何一种酸都可以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下面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类似的反应方程式,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学生继续书写方程式。完成之后互相讨论纠正错误。
教师:同学们观察并讨论黑板上这些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甲:都有水生成。
学生乙:另一种生成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教师:回答得很好。所以这类物质今天给它起个名字叫盐。同学们再重复一下什么叫盐?
学生: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教师举出几种物质让学生判断一下是不是盐?
CuSO4 FeCl2 NaCl HCl CaCO3 NaOH Na2CO3
教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这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
学生: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教师:回答得很好。像这样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下面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2.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
3.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5.稀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 6.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写完后请两位学生倒还班上纠正错误。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很好!下面分别请6为同学说说这些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些反应虽然不全是中和反应,但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都生成盐和水。
教师:很好。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教师:很好。所以同学们认为我们今后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关键是看什么?
学生:看反应物是不是酸和碱!
教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60页图10-14,反应前后都有的离子是什么?
学生:钠离子和氯离子!
教师;好的,用笔划掉它!说明这两种离子并没有实际参与反应。下面同学们讨论后说说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生小结: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的过程。
环节四 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师:中和反应原来这么有趣!那么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下面同学们先自学课本61页“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说说中和反应有哪些应用呢?
学生:1.农业上: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2.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3.生活上:用含有氢氧化铝等的碱性药物中和过多胃酸。
4.医疗上:蚊虫叮咬后,在伤口处涂花露水等碱性日常用品。
教师:太好了!今天的新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知识巩固的怎么样?
1、 课堂检测
完成《学习与拓展》课题2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
1.盐
2.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拓展》课题2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