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案(教师版) 编号:4 使用人 使用时间课题 2.2创新永无止境 主备: 辅备 材料二: 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创新企业世界前50所占比例科技进步贡献率经济增速中国144%57.7%6.7%美国370%80%1.6%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5分)探究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十九大报告》 分析上述材料,谈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6分)【训练案】1.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赴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跨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 ②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 ③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④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自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中国航天捷报频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发射,这表明①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课标 课标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框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创新强国,第二目,万众创新。第一目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所要采取的措施,第二目理解在双创时代,企业和个人要发扬创新精神学情分析 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需要引导他们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中国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明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科学、热爱创新。法治观念: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责任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学习重点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难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完成预习案,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预习教材,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过程 写笔记【预习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6分)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6分)3.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的重要性)(3分)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5分)5.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分)6.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7.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3分)【探究案】探究一:创新强国1、材料一:中国在航空航天、高铁、水下机器人、海洋工程、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居世界前列。③我国科学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小玲同学全程观看了载人飞船回家的现场直播,当宇航员报告“感觉良好”时,她激动地说:“我也感觉良好,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已经驶上了创新强国的快车道。”要持续地“感觉良好”,让中国在这条快车道上行稳致远,就需要( )①保持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全面领先 ②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落实好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对于个人而言( )A.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B.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C.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问天、“嫦娥”揽月、“羲和”逐日……不断刷新太空探索的中国速度,不断拓展人类对时空的认知。这说明(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前列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③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④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你对“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口号的理解是 A.我国要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后发展经济B.我国把发展教育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我国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7.材料一:北京冬奥会从开幕式到火炬接力,到场馆赛事保障,再到运动员的衣食住行,无处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元素。虚拟现实、5G、8K、裸眼3D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实现了智能技术与冬奥会的完美结合,以创新“点亮”冬奥。材料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2分)(2)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的原因有哪些?(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3)结合材料二,谈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6分)作业 A层:1----6题B层:a.1----6题 b.选背:(1)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C层:a. b.1---7题 c选背:(1)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德育安全教育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本节课反思成 功 点 不 足 点 提 高 对 策探究一:材料一;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材料二: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结论:我国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探究二:国家: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战略。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③增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④搭建创新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尊重、保护知识产 权。社会:弘扬改革创精神;鼓励 大众 创业、万众 创新 。营造尊重知识、人才、劳动、创造的良好氛围。企业:发挥企业在 创新 中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 投入,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鼓励员工创新。青少年:①努力学习,弘扬 创新精神。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③培养 批判精神。 ④勇于担当责任。⑤具有坚强的 意志、团队精神和法治意识,尊重保护知识产权。7、(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向世界前列。(2)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④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⑤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3)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