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2022年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案(教师版) 编号:9 使用老师: 使用时间:
课题 5.1 延续文化血脉 主备 辅备 4.请同学们通过连线,了解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 (1)传统优秀文化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人航天精神(2) 革命文化 B.围棋、古迹、戏剧、古典建筑、太极拳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 5.简要说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划在书上)。【学习目标二】:认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6. 2021年7月16日至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福建举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宝库添上了第56颗璀璨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挖掘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请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划在书上)(2)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谈谈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划在书上)【学习目标三】:认识美德,践行美德7.阅读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1)美德代代相传。结合教材内容,概述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身上有哪些美德?这些美德有什么特点?(2)美德万年长,请你续写美德:阅读教材归P62-65,归纳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划在书上)(三)选择题(务必养成在未选选项中标注原因的习惯)1.(2022郴州)“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由我市创排的红色现代昆剧《半条被子》惊艳第七届湖南艺术节,这是已有1600年历史的昆曲对红色长征故事<半条被子>进行发掘、整理、创作出来的。日前该刚已成为推介郴州、宜传湖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演绎红色故事的精美名片。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包容力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创造力④薪火相传、历久弥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经典中国艺术史》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绵延不绝,在世界上保持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因为(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C.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D.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 美德是在校园里不随地乱扔垃圾;美德是升旗时严肃认真的态度;美德是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个座;美德是父母下班时一句亲切的问候;美德是…
课标要求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内容分析 包括两个目题:“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分别从内容、特点、重要性和做法几方面来阐述。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如今各种本土的和现实的、先进的和腐朽的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识。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1.通过观看视频和文明古国发展比较,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识记中华文化的特点和薪火相传的原因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2.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例分析,能说出文化自信的内涵,知道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感动中国人物的美德,理解中华美德的内容、特点、重要性,养成践行传统美德的行为习惯。【法治观念】提高辩证文化现象的能力,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难点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初读本框内容,标注出重点问题及答案。再读教材,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个人二次备课
【预习案】请同学们于课前认真阅读课本P58-6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哪些文化(内涵)?(3分)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7分)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5..为什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分)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5分)7.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6分)【导入新课】【探究案】【学习目标一】:中华文化根1.提到中华传统文化,你能想到什么?(播放视频《中华文化宣传片》)2.结合教材58-59页内容,总结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3.通过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说说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国家发展结果古巴比伦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烟消云散古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面目全非古中国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流传至今
3.习近平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 (2022广西北部湾) 5G连线开展民俗活动、云端直播歌王对决、沉浸式体验民族医药文……2022年广西“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让传统壮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启示我们,传承壮乡文化需要( )A.认同一切民族文化B.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外来C.全面继承壮乡民俗D.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 (2022广西桂林)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的中国式浪漫,共同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央视虎年春晚,源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穿越古今,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引发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说明( )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节目获得美好情感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物质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2湖南衡阳)“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是对精神生命的依恋和敬畏,是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为此,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我们应(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弘扬一切传统文化 ③面向未来,不忘本来 ④保持优越,拒绝对话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8.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2广西玉林)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0.材料一: 从开幕式的24节气到闭幕式的12生肖,从“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到五环“破冰而出”,从“一墩难求”的冰墩墩到“天地合 人心同”的同心圆玉璧奖牌……无不讲诉着文化之美。(1)北京冬奥会浓浓的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二:精神的养护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共一大纪念馆重开举世瞩目,三星堆博物馆奇妙夜令人惊叹,青绿山水与数字技术的交融让《千里江山图》“动”起来了……见证了中华文化“活”起来的新鲜探索,更见证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由衷认同和深刻自信。(2)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作业 必做:1-4题,11题(2) 背会: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和做法。选做:5—11题
选做:提能习题
德育安全教育 坚定文化自信,守好精神家园。
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本节课反思
成 功 点 不 足 点 提 高 对 策
10.【答案】(1)①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③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④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⑤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1 延续文化血脉 讲学案 (学生版)
班别: 组别: 姓名: 评价:
课标要求: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1.通过观看视频和文明古国发展比较,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识记中华文化的特点和薪火相传的原因以及中华文化的价值。
2.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例分析,能说出文化自信的内涵,知道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感动中国人物的美德,理解中华美德的内容、特点、重要性,养成践行传统美德的行为习惯。
【法治观念】提高辩证文化现象的能力,能做出符合文化自信要求的判断和选择
【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学习重点】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难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初读本框内容,标注出重点问题及答案。
2、探究案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答案在书上能找到的就勾画,找不到完整答案的,就要动笔写在本卷空白处。
一、【预习案】请同学们于课前认真阅读课本P58-6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哪些文化(内涵)?(3分)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7分)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
5..为什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分)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5分)
7.青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6分)
【导入新课】
二.【探究案】【学习目标一】:中华文化根
1.提到中华传统文化,你能想到什么?(播放视频《中华文化宣传片》)
2.结合教材58-59页内容,总结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3.通过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说说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国家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烟消云散
古印度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面目全非
古中国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流传至今
4.请同学们通过连线,了解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
(1)传统优秀文化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人航天精神
(2) 革命文化 B.围棋、古迹、戏剧、古典建筑、太极拳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 5.简要说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划在书上)。
【学习目标二】:认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6. 2021年7月16日至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福建举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宝库添上了第56颗璀璨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挖掘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请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划在书上)
(2)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谈谈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划在书上)
【学习目标三】:认识美德,践行美德
7.阅读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1)美德代代相传。结合教材内容,概述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身上有哪些美德?
这些美德有什么特点?
(2)美德万年长,请你续写美德:
阅读教材归P62-65,归纳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划在书上)
三、【评价训练案】
(一) 判断并改错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 )
2.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
3.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强国。( )
4.我们要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二)重点知识默写
①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 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
②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 文化、 文化和社会主义
④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中华传统 是中华 的精髓。
⑤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三)选择题(务必养成在未选选项中标注原因的习惯)
1. “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由我市创排的红色现代昆剧《半条被子》惊艳第七届湖南艺术节,这是已有1600年历史的昆曲对红色长征故事<半条被子>进行发掘、整理、创作出来的。日前该刚已成为推介郴州、宜传湖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演绎红色故事的精美名片。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②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包容力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创造力 ④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经典中国艺术史》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绵延不绝,在世界上保持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C.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D.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
3.习近平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
③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 (2022广西北部湾) 5G连线开展民俗活动、云端直播歌王对决、沉浸式体验民族医药文……2022年广西“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让传统壮乡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启示我们,传承壮乡文化需要( )
A.认同一切民族文化B.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外来
C.全面继承壮乡民俗D.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2022广西桂林)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极具诗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的中国式浪漫,共同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央视虎年春晚,源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穿越古今,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引发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说明( )
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优秀节目获得美好情感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物质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湖南衡阳)“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是对精神生命的依恋和敬畏,是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为此,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我们应(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弘扬一切传统文化 ③面向未来,不忘本来
④保持优越,拒绝对话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 (2022辽宁鞍山)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广西玉林)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材料一: 从开幕式的24节气到闭幕式的12生肖,从“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到五环“破冰而出”,从“一墩难求”的冰墩墩到“天地合 人心同”的同心圆玉璧奖牌……无不讲诉着文化之美。
(1)北京冬奥会浓浓的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二:精神的养护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共一大纪念馆重开举世瞩目,三星堆博物馆奇妙夜令人惊叹,青绿山水与数字技术的交融让《千里江山图》“动”起来了……见证了中华文化“活”起来的新鲜探索,更见证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由衷认同和深刻自信。
(2)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