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毒性。2.能写出一氧化碳能与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列举有关用途,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思维方法。知道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其化学方程式书写。三、教学准备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铜丝、酒精灯、木条。四、教学过程:【课前小测五分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师】巡堂批改,加分。【生】物理性质4点,化学性质3点。【提问】二氧化碳能灭火体现了哪些性质?【生】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讲授】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过渡】从化学式可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都是有碳、氧元素组成)有什么不同点?(CO与CO2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氧原子)那么性质有什么不同?请阅读一则新闻报道,从中归纳有关一氧化碳的性质。【引导】(为什么难以察觉中毒?)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有毒性……【提问】其中,毒性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师】展示一瓶一氧化碳,请归纳出一氧化碳的色味状,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生】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提问】如何判断其密度大小?【生】计算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29相比。【提问】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生】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师】一氧化碳与空气密度接近,有毒性,因此不适合用排空气法。【讲解】一氧化碳有毒性,现在一起了解其毒性。CO经呼吸道吸入,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其结合能力是O2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的200~300倍,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需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因此,及时有效给氧是急性CO中毒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提问】一氧化碳有毒性,使用是要非常小心。现在讨论一下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思考与应用1】1..有人说在厨房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生】难溶于水。【提问】2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泄漏怎么办?【生】2. CO无色无味,掺入难闻气体目的是一旦发生泄露,人们能及时察觉。发生泄漏首先应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打开门窗,绝对禁止引起火花。【过渡】绝对禁止引起火花是因为火花能引起一氧化碳爆炸,老师做实验探究一氧化碳其他化学性质。【师】展示实验操作,请思考以下问题:1.集气瓶有什么现象?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2.生成物是什么?实验是如何验证的?【演示】一氧化碳燃烧实验。【生】1.蓝色火焰,说明CO有可燃性。2.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师】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投影】点评。【提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对应有哪些用途?【生】燃料。【提问】点燃前是否要验纯?为什么?【生】因为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发生爆炸的可能。【师】展示实验操作。【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提问】思考:1.从现象可看出有什么物质生成?2.猜测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用什么方法验证该生成物?【生】有铜生成。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产物二氧化碳。【演示】验证产物二氧化碳。【师】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投影】点评。【提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说明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哪些物质也具有此性质?【生】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提问】还原性对应有那些用途?【生】冶炼金属。【提问】思考与应用2:在通风良好的煤炉中,煤层上方会看到蓝色的火焰,这是什么在燃烧?请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导】通风良好条件,会发生什么反应?什么物质燃烧能有蓝色的火焰?【生】板书,点评。【小结】结合板书小结。【练习】及时反馈1.2.五、板书设计:三、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①毒性化学性质②可燃性→做燃料③还原性→冶炼金属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