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守护好手机天使(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会守护好手机天使(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我会守护好手机天使
【课程背景】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接触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比例日益增长,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广泛关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数据结果显示,76.3%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其中以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比例最高(30.3%),超过六成学生(66.6%)认为玩网络游戏的影响利弊相当,23.3%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
2021年《深圳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调查》中选取了58所学校的68425名学生,分别为小学五六年级、初一、二年级以及高一年级,发现23.24%青少年有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一阶段,并且女生网络依赖检查率显著高于男生。根据前期本人设计的《白坭坑小学六年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87、9%小学生会使用手机,79%学生表示自己玩手机很快乐,其中48.7%学生表示自己存在着手机过多使用的情况,29.2%学生表示过多使用手机很烦恼,并希望通过正确方式合理使用手机。
以上数据显示,小学六年级是避免网络沉迷的关键时期,并且大多数学生学生对网络游戏持积极看法,这就表明成人需要以接纳的心态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对手机充满着好奇,对手机也能熟练运用,然而由于六年级小学生自控力不强,辨识能力较弱,容易过度使用手机,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着重培养六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对于后期初中沉迷手机的系列问题能起到预防作用。
【课程设计理念】
由于时代的发展,手机的使用是必然趋势,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手机,某种程度上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认识朋友、放松娱乐,然而手机也是把双刃剑,过度使用带来情绪失控、视力下降、亲子冲突、学习成绩下降等影响学习生活的问题。然而如果过度强调“对手机说不”,会引发学生学习的抵触逆反心理,因此本课保持对孩子的接纳态度。从积极视角入手,把手机带来的好处作为天使,带来的弊端作为恶魔,从“持续获得手机带来的快乐”目的入手,又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赢得学生的合作,而且本课从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安全、礼仪四个方面,利用视频、自行设计的手机安全保护计划和手机怪宣战书等素材,引导学生合理正确使用手机,发挥使用手机的正面价值,避免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
【课程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抓手机”,学生能满怀兴趣参与课堂,初步了解手机的两面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手机天使”、“手机怪”,学生畅所欲言使用手机带来的快乐,也能意识到过度使用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通过“手机天使守护计划”、“手机怪宣战书”,学生能掌握合理使用手机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增强合理使用手机的改变动机,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总结中掌握合理使用手机的技巧。自发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平衡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课程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辩证看待手机,既能看到手机带来的好处,使用不当也会相应带来麻烦。
2、难点:学生自己能增强合理使用手机的“改变动机”,,自动自发想到自己愿意尝试的解决方法。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抓手机
学生听故事,做相应动作。
规则:
1、准备动作:同桌为一组,左边同学伸出右手手掌,右边同学伸出左手大拇指。拇指顶住手掌。
2、反应动作:老师讲故事,听到“手机”时,手掌迅速抓住大拇指,大拇指迅速逃脱手掌。抓住或者逃脱成功的同学胜利!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手机与活动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紧扣课堂主题,自然引出课题。
二、冲突阶段—手机天使与手机怪
1、学生畅所欲言手机带来的快乐。
2、小组讨论:呈现伟伟的案例,了解过度沉木手机引发的麻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手机,既看待手机带来的快乐,也了解过度沉迷手机带来的麻烦。
三、转换阶段—手机的规矩
观看视频《手机的规矩》
提问:怎样避免手机怪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讨论总结:合理使用手机,遵守使用手机规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使用手机应遵循的规矩,掌握合理使用手机的技巧与方法。
四、成效阶段—“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
学生纸笔练习完成《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
小组讨论《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组内代表分享。
总结守护手机天使有法宝。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礼仪、安全设计《手机天使安全保护计划》。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加深对手机规矩的理解运用,提炼出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
五、总结阶段—《手机怪宣战书》
1、学生填写《手机怪宣战书》
2、学生念读《手机怪宣战书》
设计意图:通过宣战书让学生书写在暑假时除手机以外,还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最后用“宣战”仪式明确抵制手机控制诱惑的决心,从而内化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态度行为。
六、课后延伸:每周打卡完成《使用手机评价表》
内容:我是怎么使用手机的,家人怎么评价以及有待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