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温度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其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水温度变化的时空规律时空变化 区域 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随空间变化 水平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变化)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低 洋流垂直分布 海面至水下1000米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太阳辐射水下1000米以下 水深在1000米以下海水保持低温且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海水温度的影响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具体内容数量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数量越少种类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越深,海洋生物种类越少生活习性 海水温度的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影响人类的渔业活动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的水温的要求。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海水温度的变化特点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要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海水的盐度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域的盐度是不同的。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外海或大洋 温度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 海水的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近岸地区 入海径流 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结冰和融冰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洋流 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海水盐度偏高;有寒流经过,海水盐度偏低海域的封闭程度 海域封闭程度越高,海水盐度越高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水中含有许多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人们利用海水可以晒盐、制碱等,还可以利用海水盐度进行海水养殖。将海水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如海水淡化、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等。海水的密度概念: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深度(压力)。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水平方向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垂直方向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折射作用。但有时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现象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概念:分类:按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1)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判定洋流性质(1)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为暖流(下图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下图中的洋流N)。(2)通过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3)垂直方向上,由较深处流向表层(上升流)5.暖流不一定比寒流水温高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 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的形成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_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本格拉寒流)等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7.表层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1)影响因素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①海水等温线较陆地平直——海洋性质均一。②海水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③海水等温线偏离纬线弯曲——洋流。依据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可判读海水等温线示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