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啦(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上小学啦(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我上小学啦!
教材分析 适应小学新生活,是一年级新生的重要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低年级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等。一年级新生从相对轻松自由的幼儿园进入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课堂时间较长,学习任务较重,新入学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少适应上的问题,需要从心理上引导学生与幼儿园分离,并初步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乐趣,激发“我要上小学”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小学生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动作思维为辅,抽象思维并不发达,且注意力以不随意注意为主,难以长时间集中、维持课堂学习。本节课以律动游戏、经验分享和绘画为主,契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随意后注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学习目标 在游戏中体验同伴间积极、快乐的互动,增加同学间的熟悉感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通过分享“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表达对幼儿园的怀念之情,运用“成长宣言”的仪式感与幼儿园进行心理上的告别。 激发学生主动适应小学生活的内在动机,培养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主动适应小学生活的内在动机。难点:引导学生从心理上与幼儿园进行分离。
行为习惯 养成目标
安全提示 上学要在7:40以后到校,并佩戴好口罩。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批注
课前准备 歌曲:杨烁的《找朋友》、每人一张A4纸、彩笔(学生自备)、欢快的轻音乐《金色沙滩》 热身小游戏:蜘蛛爬出来 一、心理激活:游戏《找朋友》(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你们会唱《找朋友》这首歌吗? 生:会 师带头唱,生跟着一起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听,让我们一起来看游戏规则: 音乐响起,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拍手,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找朋友。 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时候和附近的同学面对面站好,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唱到“敬个礼,握握手”时互相敬礼,握手! 跟着音乐继续找下一位朋友,每次都要找一位新的朋友,不能重复。 音乐停止,所有同学安静、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教师提示:“请所有同学轻轻地起立。”播放音乐,学生开始活动。(重点关注个别调皮的学生,提示不可以跑要注意安全,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走。还有个别不主动找朋友的同学,教师可以和他们玩找朋友游戏,然后引导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游戏。)音乐停后,请所有同学安静、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生:很好或者开心等表达愉快心情的词语。)总结:我们班的同学要一起度过六年的小学时光,慢慢地我们都会熟悉起来,交到很多的朋友。 心理探索(10分钟) 快乐的幼儿园生活(3分钟) 师: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滑梯、做游戏,还不用写作业。你们知道是哪里吗?(生:幼儿园)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对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吧(教学课件出示主题: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请同学们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吧,说完的同学请你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请愿意分享的同学和大家说一说,你在幼儿园里最喜欢做什么事情?个别学生分享:玩滑梯、做手工、画画、踢足球、和好朋友一起玩等等。(教师用眼神、肢体动作等肯定学生的回答) 我要上小学(5分钟) 师:幼儿园这么快乐,那我们永远待在幼儿园里吧!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呢?你的理由是什么?(生:不可以永远待在幼儿园里)(有一部分学生先举手,老师提示请所有同学都想一想,约一分钟后提示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请个别学生全班分享。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待在幼儿园里学不到更多的知识。2.待在幼儿园里长不大。3.幼儿园里的游戏太幼稚了。4.想要像哥哥姐姐一样长大,长大了想要做更多的事情。 师总结:我们的年龄长大了,身体长高了,我们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离开幼儿园,来到小学。让我们一起来说出我们的“成长宣言”吧! 成长宣言(2分钟) 师:请所有同学起立,立正,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亲爱的幼儿园,谢谢你陪伴我度过了三年的快乐时光,我会永远记在心里,谢谢你!我已经长大了,我要上小学了,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会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活动,做一名快乐优秀的小学生!”所有同学坐好教师总结:我们不再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了,我们是小学生,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心理成长(25分钟) 美丽的校园(7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吧!教师将校园各个区域的照片,一一呈现出来,并介绍它的功能及简单的规则。(教室、操场、餐厅、宿舍、喷泉广场、体育馆、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教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动漫教室、音乐教室等等。)你最喜欢我们校园的哪里,为什么?(提示句式:我喜欢……因为……)学生分享。可能有的回答有以下内容:1.我喜欢操场,因为我可以在操场上踢足球。2.我喜欢科学实验室,因为我们可以做实验。3.我喜欢图书室,因为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书。 快乐的小学生活(18分钟)师:我们的校园真美呀,同学们,上小学以来,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很快乐?请你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简单地画一画,不用在意画的怎么样,把你的快乐表达出来就好。(14分钟)每人一张A4纸,学生画画,播放欢快的轻音乐《金色沙滩》作为背景音乐,声音低一些。(教师观察学生绘画,个别动笔慢的同学可以简单交流,问其是否喜欢小学,有没有以前认识的小朋友,最喜欢校园的哪里,有什么快乐的体验等,并提示可以简单地画,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即可,不用要求好看等。对于负面情绪可以理解、共情,让其宣泄,适应严重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课下单独辅导。)请画完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画。(注意事项:极个别没画完的同学提示认真听,但如果学生仍然要画画,不要强制要求停下来,可以允许边画边听,主要是激发每位学生自己内在的快乐体验,允许学生心理故事或情绪的完整性。)学生分享(4分钟):认识了新朋友,上了有趣的课,和原来的朋友在一起,得到了老师的奖励等。 心理拓展(2分钟) 教师小结:小学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同学们回家把你的画讲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把你的快乐也分享给他们。(家庭作业)结束总结: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和同学一起做了快乐的游戏,分享了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也明白我们长大了,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所以我们要上小学。也了解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最后在绘画中表达了我们上小学以来快乐的心情。我们的期待和我们感受到的快乐,会带给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感受更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学生回家把自己的画讲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把快乐也分享给他们。
教学反思 1.课堂纪律:一年级新生对于课堂常规基本能够遵守,极个别好动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多接纳,多鼓励,这样的学生适应就会快一些,而且也能够更好地维持课堂纪律。对于交流需要结束时,可以提前约定,当教师拍手三次时表明时间到了,学生拍手三次后坐好。 2.教学重点:学校德育工作在幼小衔接和新生养成教育方面做的比较好,心理老师要从心理上引导学生和幼儿园分离,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主动适应小学生活的动机。 3.教学内容(1)找朋友游戏中,也可以直接示范找朋友的动作,一年级学生对形象直观的动作更敏感,示范完毕可以要求两点:只能跟着音乐走,每次都要找一位新的朋友,不能重复。可以不用呈现罗列好的游戏规则。(2)如果幼小衔接已经认识过校园,教师可以直接呈现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4.教学流程: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流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激活,主要是激发学生与本节课相关的心理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衔接和获得,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调整学生学习的良好状态。第二部分是心理探索部分,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探索某一方面心理内容的科学性,比如本节课探索“我为什么要上小学”。第三部分是心理成长,在心理探索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心理潜能,或者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激发积极的心理力量。最后是心理拓展,包括如何将学到、体验到的心理能量延申到生活中,同时也在心理上结束本次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