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向高考进发”活动设计【活动理念】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高中生来说,明确的高考目标无疑是能够激励和鼓舞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很多高中生或者目标模糊,或者没有想过高考目标的事儿,更多是埋头学习,一心只想提升分数。当高中生只知道低头赶路,缺少对未来的思考和向往时,长时间的持续学习容易造成疲惫、迷茫、无意义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缺乏行动力、自控力、意志力等等,反而不利于学习的提升。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思考、讨论和分享,初步清晰自己的高考目标,感受对目标越笃定越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建立成功者的“being”思维模式,运用这种思维模式激励自己面对学习的挑战突破极限、保持前进的动力。【活动目的】初步清晰自己的高考目标,激发学习动力。通过游戏体验自己的潜能,增强面对挑战的信心。初步建立“being”思维模式,发挥更大潜力。【教学重难点】建立“being思维模式”,面对学习困境时能够自我激励。【活动形式与方法】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活动准备】PPT课件、音乐、探索卡、学生 4人一组【活动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调动情感【活动内容和形式】跟学生分享一段文字“遇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今天,我遇见同学们,有了这堂心理课;经由这堂课,相信你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对课程的探索兴趣。二、宣读承诺营造氛围引领学生做出承诺:用心体验、积极思考、真诚分享、认真倾听【设计意图】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庄重地宣读承诺,营造庄严的课堂氛围。层层探析思维建模视频导入初写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教师播放自己录制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六位高二学生分享自己的高考目标。这六位学生分别来自当地的三所高中。2.学生在探索卡上写下自己的高考目标和选择的原因。【设计意图】身边同学的分享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自己的思考,为探索自己的高考目标做出铺垫。把高考目标写出来比只在头脑中更加清晰,这份清晰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案例分析提炼模式【活动内容和形式】1.教师分享真实案例“小 A的故事”:小 A中考时没考上重点高中,她的理想是做一名服装设计师,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服饰文化。父母曾跟她商量去职业学3校,但小 A说职业学校学的是裁缝,她一定要上高中考大学,于是她去了我们这儿的一所乡村高中。高一时小 A就把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定为高考目标,东华大学是一所 211重点大学,服装设计专业需要美术艺考,录取综合分在 600分以上。学生思考:小 A的高考目标是否“异想天开”?对她有没有意义?为什么?小组讨论,要求:每个人都发言;做好分享准备。【设计意图】真实故事更有触动性,让学生更加理性地思考自己选择高考目标的依据。学生玩“拍掌游戏”,体验目标激发潜能。先请学生估计一下,在 30秒时间里,能连续拍掌多少次?把估计的次数写到探索卡 4个小方框的第 1个方框里。然后大屏幕上呈现 30秒倒计时,一出现“30”同学们就开始拍掌,倒计时到“0”就停止,边拍边记次数。请学生把实际拍的次数写到第 2个小方框里,对比两个次数。同位交流:几乎所有同学的实际拍掌次数比估计次数多很多,这个现象你有什么启发?教师结论:同学们,当你估计自己拍不到 100次的时候,是你真的不行,还是你以为自己不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有些我们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经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3.再来一次拍掌游戏,这次小组比赛,每位同学数好自己的次数,30秒结束后写到第 3个小方框里,并报给组长,组长算出自己组的平均数,看哪个组拍的次数最多。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两次拍掌你的心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4教师提炼“being”思维模式:先明确最终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再为实现这个结果采取行动,看看自己现在拥有哪些资源能支持行动、没有的话可以怎么去创造、做出哪些努力?即:being-doing-having。前面那位小 A同学,对她的高考目标非常坚定,她一边学美术,一边努力学习文化课,中考时她的成绩全市排名 2800多名,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快进前一千名了。当你对自己的目标足够笃定并全力以赴时,目标能够激励你释放无穷的潜能!【设计意图】用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高考目标是否可以“异想天开”,目标是否有意义在于对它是否笃定,在于对追求目标者的激励。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潜能之大远远超过自己的认知,建立成功者思维模式——“being”模式。突破极限提升信心【活动内容和形式】学生拍掌一分钟。教师问:这次拍掌,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累。回应:像他一样感觉累的同学请举手?回应:看来累是正常的,累的时候有厌烦、逃避的想法和感觉也是正常的。在最累的时候,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没有放弃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学生:20秒已经过去了,剩下的 40秒不能放弃;学生:别给小组拉后腿。同学们,我们的高中学习也像这一分钟拍掌的历程,在向高考前进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感到疲惫和厌烦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反应。但人之可贵在于有自我5突破的意识和潜能。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资源、采取什么方法,帮助自己突破极限、保持信心,继续向目标前进呢?请认真思考,把答案写到探索卡上。学生分享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并给出新方法的建议:小 A同学的自我激励方式:选择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 25个理由。当她的学习状态需要调整的时候,就会找选择她的高考目标的理由,现在已经找到了 25个,起到了理想的激励作用。同学们不妨可以借鉴一下。【设计意图】当堂练习运用“being”思维模式,引领学生寻找突破极限的方法,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分享收获教师寄语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2.教师引领学生大声喊出:高考,我来了,我见过,我征服!【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收获,了解活动目标达成情况,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高考进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