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学习重点 1.工业炼铁原理。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课堂流程 具体内容 学生笔记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导入:【展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制品;我国自行研制的歼十战斗机、宇宙飞船等图片【提问】看完图片后,你对金属的用途有了怎样的认识?【过渡语】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军事与科技也需要大量的金属,金属有广泛的用途,对于人类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对其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阅读课本14-17页,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 形式存在。2、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其中 具有还原性。书第16页图8-20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尾气处使用酒精灯的目的是 。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纯净物间的计算,含杂质物质的计算一定要注意把混合物的质量转换成 的质量后再计算,弄清楚哪些是已知物,哪些是要求的,规范解题格式。4、自主学习课本例题完成下列计算(1)100吨含杂质3%的磁铁矿石中有多少四氧化三铁?(2)200吨含三氧化二铁97%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含铁95%的生铁1000吨中纯铁的质量是多少?(4)某炼铁厂利用含三氧化三铁80%的赤铁矿石100吨可得到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一)、金属资源的概况【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它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叫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提练金属的。【学生】观看课本图8-15、图8-16、图8-17等有关资源的图片。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图片、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图片【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含量是不相同的。它们在地壳中分布是呈现怎样的趋势呢?【指导学生】课本P14资料中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提出问题】1、目前人类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学生回答】铁、铝、铜2、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系呢?【学生回答】有关系。因为铝、铁在地壳国的含量较多。3、自然界中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看课本图8-17并回答】含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和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4、我国的金属矿物分布怎样?指导学生看课本P15倒数第四自段有关内容【过渡】目前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那么铁是怎样冶炼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铁冶炼的知识。(二)铁的冶炼【展示】我国古代炼铁图,并引导学生观看【讲解】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钢和铁有着广泛和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飞速发展。1996年,我国的钢铁产业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百度图片】纪念1996年中国钢铁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过渡】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铁的冶炼。探究一:实验室炼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5有关内容了解炼铁的原理1、讲解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百度图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百度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视频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描述有关实验现象;(2)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出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如何验证?(4)为什么加热氧化铁前先通一会儿CO?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先通一会儿CO?(5)该实验最主要进行什么处理?为什么?【讲解】上述实验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工业上炼铁的原理虽与上述实验相同,但规模、条件、装置一此差异很大。探究二:工业炼铁【百度视频】工业炼铁的视频【 【引导并小结】学生阅读课本P16页内容,并把炼铁的原料、设备、原理、等一一进行小结。【过渡】在实际炼铁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三)有关含杂质问题的计算【投影例题】用1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t 【教师点拨】先把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净物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展示】将不纯物质的质量直接代入方程式中,让学生判断其解题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如何改正?【学生活动】学生判断、讨论、分析,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跟踪练习】在例题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小结】让学生自己小结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呢?还有什么困惑?【学生】交流体会、感悟
四成果交流师生点评 展示方案提示:老师随机决定展示的内容,组长根据本组的内容做好分工。其他小组在展示时认真倾听。
五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纯净物间的计算,含杂质物质的计算一定要注意把混合物的质量转换成纯净物的质量后再计算,弄清楚哪些是已知物,哪些是要求的,规范解题格式。不纯物质、纯物质、纯度之间的关系:m(纯) = m(不纯 )×纯度m(不纯) = m(纯) ÷ 纯度
六应用展示达标测评 1.炼铁的原料是 ( )①焦炭 ②生石灰 ③石灰石 ④空气 ⑤铁矿石 ⑥一氧化碳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2.以下列矿石(括号内为各种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原料,通过高温冶炼制取金属,相对而言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污染空气并易造成酸雨危害的成分较少的是( )A. B. C. D.3. 某同学使用下图所示装置,试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人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时,应先 ;然后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 ,说明有 生成。4.某炼铁厂,用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若每天生产含杂质2%的生铁1 000 t。问需要赤铁矿石多少吨
七总结深化拓展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小结归纳一下。【我的收获】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存在形式: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矿石: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等。二、铁的冶炼 (一)实验室炼铁1、原理:Fe2O3+3CO高温2Fe+3CO2  2、步骤:先通(CO)后点(酒精灯),先熄(酒精灯)后停(CO)  3、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二)工业炼铁  1、原料:铁矿石、焦碳、石灰石、空气2、原理:C+O2点燃CO2  CO2+2C高温2CO  Fe2O3+3CO高温2Fe+3CO23、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混合物)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 纯物质的质量分数【拓展提高】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纯铁的质量是多少吨?(1)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若有,写出依据并列式。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讲了金属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强调亲身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的能力,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此外,我还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了难做或不能做的实验,如铁的冶炼采用视频播放,既明白清晰,又节约时间,还可避免仪器、材料短缺而不能做实验,环节紧凑,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比如在“含杂质计算”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互助式的学习去体会和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计算的解题要领。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体现学习的研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这也是新课标所要体现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