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元 素》教 案 教学目标(1)掌握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2)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现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准确写法,渐渐记着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了解元素周期表,能凭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概念的建立。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补钙、补锌药剂【板书】课题 元素1、 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及构成原子的粒子情况,总结出元素的概念。【讨论】Na和Na+ 、C-12和C-14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那么Na与C-12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板书】注: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叙述】比较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最外层电子数);强调元素只有100多种,而组成的物质却有两千多万种。【叙述并板书】 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组成物质原子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构成物质、构成分子强调物质、元素、粒子之间的关系。【练习】1、判断正误:①、水由2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②、二氧化硫由硫、氧2种元素组成。③、二氧化碳分子由碳、氧2种原子构成。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2、描述以下物质的组成、构成①水由 组成,由 构成②硅由 组成,由 构成③氯化钠由 组成,由 构成【分析】利用模型图分析电解水,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板书】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改变【练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判断生成的有机物中一定有什么元素。【板书】1、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金”特例“汞”非金属元素:“气”“石”特例“溴”稀有气体元素:“气”【练习】抽学生找出62页表中的各类元素看书元素的含量情况【板书】2、在地壳中的含量:氧、硅、铝、铁、钙-----------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氧、碳、氢、氮-------------【板书】二、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1、书写:一大二小2、表示意义①表示元素②表示一个原子【提问】要表示多个原子该怎么办呢?比较H、2H的意义(宏观、微观)【板书】三、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1、结构周期:横行-7个周期族:纵行(18个纵行)16个族2、意义查看元素信息规律:(从左到右)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练习】学生查找氧元素、铁元素的相关信息【小结】1、元素2、元素符号表示意义3、元素周期表【作业】:记忆常见元素符号;65页:1—3;同步检测到45页。【板书设计】课题 元素一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注: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组成物质原子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构成物质、构成分子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改变1、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金” 特例“汞”非金属元素:“气”“石” 特例“溴”稀有气体元素:“气”2、在地壳中的含量:氧>硅>铝>铁-----------在生物体中的含量:氧>碳>氢>氮------------二、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1、书写:一大二小2、表示意义表示元素表示一个原子三、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1、结构周期:横行-7个周期族:纵行(18个纵行)16个族2、意义查看元素信息规律:(从左到右)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