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活动一: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实验方案 白磷燃烧
实验现象 白磷,产生,放热,气球。天平。
反应前总质量 锥形瓶、沙子、 玻璃管、 气球、胶塞、白磷(参加反应、剩余白磷)、氧气、空气中其他气体
反应后总质量 锥形瓶、沙子、玻璃管、 气球、胶塞、五氧化二磷、剩余白磷、空气中其他气体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和关系 m( )= m( )
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物的分析 m(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 = m(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活动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方案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友情提示】硫酸铜溶液和铁混合在一起就能发生反应,这个反应会给铁钉的外面套上一层红色的铜衣,非常漂亮。同时生成一种可以补血的物质叫硫酸亚铁(FeSO4)。
将稀盐酸溶液倒进盛有碳酸钠固体的烧杯中,马上就看到大量的气泡,即二氧化碳气体,此外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本小组按方案 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表格。
反应原理
反应现象
质量 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
分析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应在 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
活动三:质量守恒定律微观本质
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
原子 不变 元素的 、 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原子
而分子种类、物质种类 ,分子的数目 。
练习:
1、在A+B=C+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 的质量为( )
A、 1.8 g B、 3.6 g C、 7.2 g D、 14.4 g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Ⅰ Ⅱ Ⅲ
数据见下表: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6 116.2
(1)在实验(1)反应后质量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2)实验(1)、(3)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2)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4)某同学在Ⅱ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锥形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 ;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4、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 2 3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1) X= ;该反应类型为 反应;B可能是该反应的 。
(2)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含催化剂)的化学方程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