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配套人教版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Ⅰ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观看视频《沧海桑田》,说出海陆分布是否会变化。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习目标本节重点沧海桑田一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海藻海螺鱼海洋陆地地壳抬升沧海桑田一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古河道遗迹陆地海洋沧海桑田一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人类活动荷兰浅海区海洋陆地沧海桑田一最终结论( 限时5分钟)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提示:自然原因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并且人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地球“固定论”地球“活动论”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各大洲相互连接成一块大陆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成几块大陆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证据1——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可拼合我们俩的关系如此亲密可惜中间隔了个大西洋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为大陆漂移说寻找证据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相同的恐龙化石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为大陆漂移说寻找证据即使大西洋在长大,化石也不会说谎话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证据3——动物的相似性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为大陆漂移说寻找证据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看着一幅世界地图,满脸疑惑。“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这一发现,促使魏格纳开始研究大陆漂移。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魏格纳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一些证据。魏格纳依据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考察,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但是,他的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遇难。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说,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课堂活动( 限时5分钟)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最终启示( 限时5分钟)启示:发现问题 思考假设 证据论证不畏逆境坚持真理勇于探索观察世界地图发现问题1910年提出设想搜集资料寻求证据1911年立志探求发表相关论文1912年提出假说《海陆的起源》1915年发表专著在格陵兰腹地收集资料时不幸遇难1930年不幸遇难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二大西洋海底大洋中脊示意图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知识拓展(海底扩张说)1.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 )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 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③地壳发生了变动 ④人为遗弃海洋生物于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3.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分布有巨大的煤田。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南极大陆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温暖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地带,森林茂密,后来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C.南极大陆的煤不是由植物转化而来的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地带漂移了4.下列关于海陆轮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B.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C.世界上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D.世界上海陆轮廓部分地区变化,部分地区不变5.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不包括( )A.气候变暖 B.古生物分布 C.地质构造 D.大陆轮廓6.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是( )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D.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自然原因(主要原因)人为原因(局部)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学说内容证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大陆漂移学说,请课下用橡皮泥制作各大陆的轮廓模型,观察它们是否能够拼接到一起?再见(共27张PPT)配套人教版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Ⅱ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观看视频资料《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3. 能够对照地图找到并说出各大洲的边界。学习目标本节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二1.七大洲——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如:亚欧大陆(最大)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如:中南半岛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如:格陵兰岛(最大)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七大洲和四大洋二1.七大洲——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世界海陆分布图这些大洲面积的大小你了解吗?七大洲和四大洋二1.七大洲——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这些大洲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七大洲和四大洋二2.各大洲的位置分组讨论从不同半球观察七大洲位置( 限时3分钟)第一组:东西半球第二组:南北半球七大洲和四大洋二2.面积和位置小组呈现东西半球组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极洲南极洲是纬度最高和跨越经度最多的大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全部或主体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主体)非洲欧洲(主体)大洋洲(主体)七大洲和四大洋二2.面积和位置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极洲小组呈现南北半球组全部在北半球全部在南半球地跨南北半球北美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七大洲和四大洋二3.分界线找 一 找( 限时2分钟)对照地图解读歌诀,说出各大洲分界线歌诀记忆七大洲分界线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亚非原本相连接,苏伊运河来隔断;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七大洲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二3.分界线寻找结果对照地图解读歌诀,说出各大洲分界线七大洲分布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亚洲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世界最大洲。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中海东的地方称“亚细亚”,是“东方日出之地”。【大拇指】阿拉伯半岛【食指】印度半岛【中指】中南半岛【无名指】朝鲜半岛【小指】勘察加半岛熊掌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非洲鸡腿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被赤道横穿,是“阳光灼热的大陆”,北宽南窄的倒三角形。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它又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图为北美洲。北美洲阿拉丁神灯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南美洲冰淇淋南美洲,北宽南窄倒三角形,东西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南极洲孔雀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一头粗一头细。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欧洲海豚和小虾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是“西方日落之地”,像亚欧大陆向大西洋伸出的大半岛,轮廓破碎。七大洲和四大洋二4.大洲轮廓发挥你的想象,巧记大洲轮廓想 一 想( 限时2分钟)大洋洲是“大洋(太平洋)中的陆地”的意思。大洋洲礁石和小龟七大洲和四大洋二5.四大洋——大洋概念海峡是指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海是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深度浅洋是世界大洋的中心部分和主体部分全球有几大洋?它们的大小是怎么排序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二6.四大洋——大洋名称、位置和大小大西洋大西洋太平洋度洋印北冰洋七大洲和四大洋二6.四大洋——大洋名称、位置和大小太 大 印 北面积:大小七大洲和四大洋二6.四大洋——大洋名称、位置和大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课堂活动按时间顺序说出麦哲伦船队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限时2分钟)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下列关于各大洲的“世界之最”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 B. 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C.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D. 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2.下列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亚洲、欧洲、南极洲 B.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亚洲、南极洲、大洋洲3.下列山脉或海峡,不能作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 B. 土耳其海峡 C. 大高加索山 D. 巴拿马运河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C.乌拉尔山 D.苏伊士运河5.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A.南极洲、北冰洋 B.南极洲、太平洋C.非洲、北冰洋 D.亚洲、太平洋6.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太平洋周围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B.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C.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欧洲环绕D.印度洋位于亚洲、欧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七大洲和四大洋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大洲的分布大洲的界线大洲的轮廓七大洲四大洋大洋的概念大洋名称、分布和大小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洲和大洋,它们的形态和位置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进行解答。再见2.1《大洲和大洋》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3. 能够对照地图找到并说出各大洲的边界。【教学重点】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教学难点】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2.能够对照地图找到并说出各大洲的边界。二、教学策略对于刚升入初中不久的学生来说,本节教材并不陌生,其基本知识已经有所接触,不过比较浅显、粗略而已。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早就知道地球上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没有必要重新学习,表现了厌学情绪。所以,教学设计就应该突出一个“趣”字,来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地图,增强直观性,尽量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找到答案,然后再设计出一些比较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自己的优势进行记忆,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形成一张世界地图。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让学生思考麦哲伦船队航行过程中先后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 观看视频并思考 1.通过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 2.与上节知识点建立联系环节二 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 【提出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大洲吗? 2.各大洲的名字是什么,它们的大小情况是怎样的? 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概括明确:大洲、半岛和岛屿的概念;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环节三 七大洲的分布 【活动】 分别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描述各大洲的分布状况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各大洲的半球位置有大致的印象,在心中有一个大洲分布图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概括能力概括明确:1.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分别有哪些大洲。 2.完全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别是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洲。环节四 七大洲之间的界线 【活动】 展示大洲界线歌诀,让学生对照地图进行解读 按要求对照地图讨论如何解读歌诀,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1.通过歌诀把书本知识形象生动展示出来 2.通过歌诀的解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概括明确:对各大洲的界线按山脉、海峡、运河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进行区分,防止记忆出现混淆。环节五 七大洲轮廓 【活动】 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讨论如何从位置、特殊部位和整体轮廓对七大洲进行判别 按要求分组对照地图讨论各组大洲特点,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1.在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2.通过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概括明确:教师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各大洲的特点形象生动的讲解给学生。环节六 大洋的概念 【提出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大洋吗? 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概括明确:大洋、海和海峡的概念。环节七 大洋名称、位置和大小 【提出问题】 1.图示各大洋的名称是什么? 2.它们与周边大洲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 3.它们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看图、读书、思考、讨论并回答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进一步熟知世界海陆分布状况概括明确:各大洋与周边大洲的位置关系,描述位置的方法。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太大印北。环节八 大洋名称、位置和大小 【活动】 展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要求学生说出航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 学生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明晰世界海陆分布图概括明确:在表述过程中加入航行的方向,明确各大洋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麦哲伦船队没有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并让学生思考原因。环节九 课堂小结环节十 当堂练习四、当堂练习1.下列关于各大洲的“世界之最”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 B. 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C.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D. 跨经度最广的洲是南极洲2.下列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亚洲、欧洲、南极洲 B.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C. 亚洲、欧洲、北美洲 D. 亚洲、南极洲、大洋洲3.下列山脉或海峡,不能作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 B. 土耳其海峡 C. 大高加索山 D. 巴拿马运河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C.乌拉尔山 D.苏伊士运河5.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A.南极洲、北冰洋 B.南极洲、太平洋C.非洲、北冰洋 D.亚洲、太平洋6.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太平洋周围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B.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C.大西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欧洲环绕D.印度洋位于亚洲、欧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参考答案】B;D;D;D;A;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七大洲和四大洋1. 七大洲(1)大洲的概念、名称和大小(2)大洲的分布: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赤道穿过(3)大洲的界线(4)大洲的轮廓2. 四大洋(1)大洋的概念(2)大洋的名称、分布和大小1 / 42.1《大洲和大洋》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表面海陆比例。2.描述地球海陆分布特点。【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海陆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二、教学策略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资料说明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地球?水球?》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海陆状况 1.观看视频 2.讨论地球表面的海陆状况是怎么样的 1.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球海陆状况有大致的认识 2.通过问题的讨论引入课题环节二 海陆比例 【展示地球世界海陆分布图】 【活动】 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出海陆比例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 1.帮助学生对地球海陆比例有具体的认识 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 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根据教师总结学生感知并记忆海陆比例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环节三 海陆分布 【活动】 把学生分成三组,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仪,描述海陆分布状况 1.找到本组观察的半球 2.讨论如何描述海陆分布状况 1.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受不同半球海陆分布的状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出问题】 1.单个半球内部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是怎样的 两个半球之间对比海洋和陆地面积大小的状况是怎样的 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思考判断回答正误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概括明确: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环节四 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活动】 阅读课本材料,制作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资料卡片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对这一历程有何感想呢 1.阅读材料 2.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制作资料卡片 3.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对认识历程的感想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概括明确:人类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永远的目标。环节五 地球名称的辩论 【活动】 辩论赛《地球应该叫“水球”还是“地球”》 1. 对学生进行分组 2. 展示辩论赛规则 3. 展示材料“地球名称的由来”和“地球上有多少水” 1. 进一步的进行组内分工 2. 阅读比赛规则和教师展示的材料 3.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各代表发言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概括明确:古时候人们主要生活在陆地,不知道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当人们认识到地球为球体时,就起名为地球,而现在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没必要再改为“水球”。这说明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环节六 课堂小结环节七 当堂练习四、当堂练习1. 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B.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C.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2.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约为( )A. 70% B.30% C.50% D.100%3.有关海陆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是陆地B.无论怎样划分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陆地大于海洋C.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4.关于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有时被称为“水星”B.六分海洋,四分陆地C.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D.东半球海洋面积比西半球大5.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极周围均是陆地 ②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③东、西半球海陆分布比较均匀 ④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大洋均跨南、北半球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参考答案】D;A;C;C;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陆地和海洋一、地球还是水球1. 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 海陆分布从东西半球看从南北半球看从水半球和陆半球看结论:任一半球,海洋面积>陆地面积3. 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4. 辩论:地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案.docx 2.1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课件.pptx 2.1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教案.docx 2.1大洲和大洋(第2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