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是在第四单元学习了化学式和分子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化学知识的延伸。本节课内容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和表述;并对下一课时学习化学方程式铺平了道路。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下内容衔接的桥梁。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有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化学式基础不牢固上,个别学生甚至化合价都没有掌握好,因此,化学式的书写是个大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的化学含义理解不到位,使得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到位,增加了教学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展示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播放化学反应的微观教学视频,让学生们自己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从而挖掘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主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热爱化学的兴趣。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自主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的注意事项、2、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原因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原因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采取实验探究教学,视频引入教学,学生小组讨论,自学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架构一个学生喜爱并且学有所成的教学氛围,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化学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10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5分钟 一、提出问题:想一想: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二、引入实验探究:1、阅读课本92-93页实验一、二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小组展示:请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后进行小组交流,派出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2、深入拓展问题:想一想: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引入实验探究3、4探究若天平不平衡,是否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3、提出问题:如何改进?4、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在黑板上展示,做出笔记。并讨论注意事项。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a、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b、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才遵守质量守恒。C、涉及气体的反应不要漏下气体的数据。三、提出课堂知识的延伸问题:1、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提示:播放第三单元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实质相关视频,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果。2、归纳学生得出的结论: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2、 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种类不变4、原子数目不变5、原子总质量不变四、课堂反馈: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做出猜想:三种情况:大于、等于、小于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表格 小组代表自主展示所得实验探究的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如果将燃着的镁条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天平平衡。具体方案:1、塞上胶塞2、绑一个气球记录笔记。整理所学内容。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小组同学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对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的理解。 完成课堂反馈D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引入新课锻炼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并用自己的想法加以验证自主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归纳知识点加深印象,让学生明白所以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通过简单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习效果做一简单反馈
课堂小结2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大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注意事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包括: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几个变化情况。
布置作业1分钟 课时练第79-80页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注意:a、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b、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才遵守质量守恒。C、涉及气体的反应不要漏下气体的数据。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2、 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种类不变4、原子数目不变5、原子总质量不变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准备较为充分,实验设计参考课本,学生容易接受,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亮点: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尤其在进行第3.4实验时学生们能自己说出实验结论,无需引导。效果良好。3、缺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由于基础薄弱,导致化学反应实质无法理解忙或者不能表述,这是一个问题。4、改进方法: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当多注意 前后知识的衔接,多把注意力放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