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2 氧 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归纳提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 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2.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主动观察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教学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谜语]一物真奇妙,虽说不燃烧,燃烧离不了,登高潜水都需要,急救病人有功劳,植物制造它,没它活不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生存在地球上,是因为这里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氧气。
新课教学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课件】展示一瓶氧气。
提出问题 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 提示学生捕捉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信息,例如: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等 )
归纳总结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l0l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凝固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回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
实验2-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2-3 硫(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文字表达式:硫(S) + 氧气(O2) 二氧化硫(S O2 )
讨论:木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
文字表达式:碳(C) + 氧气 (O2) 二氧化碳(CO2)
结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实验2-4 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在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
文字表达式:铁(Fe) + 氧气(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醋的酿造,食物的腐烂等等。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提出问题 上述几个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讨论 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 B + … → C “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课堂小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4.化合反应: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 2. 3.题
板书设计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硫(S) + 氧气(O2) 二氧化硫(S O2 )
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 CO2 )
铁(Fe) + 氧气(O2)四氧化三铁(Fe3O4)
二、化合反应: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