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中国的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联系已学的气候与河流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3.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4.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2.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一块来猜一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的说出答案。谜语是:一种东西真奇妙,无形无色无味道,动物植物离不了,竹篮装它全漏掉。学生:水。课件展示:教师: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是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又有一部分淡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加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严重缺乏。那么中国的水资源又有哪些特点、面临哪些问题、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探究活动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哪部分?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学生讨论,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课件展示:教师总结: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江河湖泊水和部分浅层地下水,水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课件展示:教师:先观察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进而得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学生: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课件展示:教师:再结合中国径流带的分布图,进而归纳得出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学生:东南多,西北少。教师总结: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主要是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雨带的推移造成的。读材料一图片及材料二文字,回答两个问题:1. 中国南北方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如何 水土配合协调吗 2. 分析黄淮海流域用水紧张的原因。课件展示:材料一材料二:我国黄淮海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学生: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南北方水土配合不协调,南方水多,耕地少,因此南方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北方水少,耕地多,因此北方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黄淮海流域用水最为紧张的原因是:1.人口稠密,用水十分紧张;2.工业发达,需水量大;3.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4.降水少。过渡:我国水资源具有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怎样特点呢?课件展示:教师:通过观察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柱状图,概括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学生:降水集中在夏季。课件展示:长江湘江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反差图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两组图片,进而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特点。课件展示: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教师:通过观察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图,可以得知,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往往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教师: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带来旱涝灾害。教师总结: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过渡:我们了解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其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呢?学生:兴建水利工程。【探究活动二】兴建水利工程?教师: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怎样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学生: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课件展示:引黄济青工程干渠引大入秦工程渡槽教师: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近几十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干渠和引大入秦工程渡槽等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这个工程是将什么地方的水调到什么地区呢?南水北调工程学生: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教师:结合南水北调的阅读材料及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 南水北调工程有哪三条路线?2. 中线方案的起止点城市及流经了哪些省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中心?3. 中线方案联结哪些水系?4.中线方案有什么优缺点?5.东线方案的起止点?6.东线方案有什么优缺点?学生:1.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东线、西线、中线三线工程。2.中线方案是引汉江上游的丹东口水库的水到北京、天津,流经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郑州、石家庄、北京、天津。3.中线方案联结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5.东线方案是抽扬州附近的长江水送到山东和天津。教师:中线方案的优点: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水源地水质好。缺点:需要挖输水渠道,工程量大。东线方案的优点:可利用京杭运河;可调水量大。缺点:需要动力提水费用高;经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水质较差。教师总结:南水北调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海河、黄河流域联结起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过渡: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生:兴建水库。课件展示:三峡水利枢纽课件展示:小浪底水利枢纽教师: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教师总结:水利枢纽工程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过渡:兴建水利工程能调节水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但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呢?学生:不能。教师:那么缓解我国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探究活动三】节约用水教师: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总量大,但人均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的破坏和枯竭。 人口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且浪费水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课件展示:农田喷灌设施收集雨水装置污水处理系统教师总结: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五、板书设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空间不均 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水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 西北缺水严重时间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建水利工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地区分布不均兴建水库:解决时间分布不均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清楚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表现,并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清楚水资源时空不均的原因,并知道如何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根据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也就是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总量丰富,人均少,进而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我们要反思我们以前的行为,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保护水资源做出我们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